得了喘息之機的朱汝賢站在城樓之上,看著停在摩尼教身後的宋清部卒,眉頭微微皺起。
他深知宋清此舉必有深意,芒碭營不直接進城,而是選擇停留在摩尼教後方,無疑是一招妙棋。
這既讓摩尼教不敢全力攻城,時刻擔憂後方受襲,又使得己方不必立刻與摩尼教進行正麵硬拚,保留了實力。
朱汝賢心中暗自思忖,宋清此人果然名不虛傳,行事不拘一格,這一手打亂了呂師囊的計劃,也讓戰局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此時,蘇州城的命運仿佛懸於一線。
“派人出城,與宋清取得聯係,看看他下一步有何打算。”朱汝賢轉頭對身旁的親衛說道,“務必小心,不能讓摩尼教察覺。”
“是,少爺!”親衛領命,迅速退下。
朱汝賢再次將目光投向戰場,心中默默祈禱,希望能與宋清裡應外合,共同擊退摩尼教,保住蘇州城。
可惜,朱汝賢想的很好,但現實,並不如意。
儘管他滿心期待著能與宋清裡應外合擊退摩尼教,保住蘇州城,可他並不知曉宋清和黃文炳的真實意圖。
不管是宋清還是黃文炳,他們要的從來不是解圍蘇州,而是要的調離江南這個泥潭的時機。
早在來蘇州的路上,他們便已精心策劃,派遣心腹快馬加鞭往滄州童貫處送了密信。
信中詳細闡述了江南戰局的艱難以及他們所處的困境,言辭懇切地請求童貫調派他們前往彆處,以解當前之危。
在他們看來,江南戰事膠著,雖然折可大一路橫推,可是,方臘也不是吃素的,稍有差池,怕是折可大也得不了好。
再加上之前,僅憑朱勔一封奏折,折可大便灰溜溜的跑回東京自辯,這般人物,如何能保自家富貴安穩?
繼續深陷其中,對他們的仕途而言,極有可能是一場災難。
與其在這泥潭中掙紮,不如另尋出路,爭取在彆處建功立業。
那北征燕雲之地,童貫手下正缺人手,想必定然同意自己前去!
此刻,宋清看著眼前對峙的局麵,心中暗自焦急,期盼著童貫那邊能儘快傳來調令。而黃文炳則在後方營帳中來回踱步,時不時看向遠方。
七日時間一晃而過!
芒碭營依舊還未能進城,蘇州城外的局勢陷入了一種詭異的僵持。
呂師囊這邊同樣不好過,他率領的三萬摩尼教眾,每日光是吃食便是一個大負擔。
大軍在外征戰,糧草供應至關重要,這麼龐大的隊伍,每天消耗的糧食數量驚人。
而宋清正是瞄準了這一點,果斷出手。
他率領芒碭營瞅準時機,對摩尼教的征糧隊發動了襲擊。
芒碭營裡可有不少打家劫舍出身的好漢,這些人對周邊村子的情況極為熟悉,一看周邊的村落布局,便知道哪裡藏有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