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全?天下哪有什麼兩全的法子!”
折可大在睦州城頭,迎接了張叔夜,將帥旗,兵符,令箭,大印,一一交付,突然有了一種說不出的解脫感,“張宣撫,兩浙路便拜托了!”
張叔夜趕忙雙手接過將帥旗、兵符、令箭和大印,神色莊重地說道:“折將軍放心,本使既受陛下重托,定當鞠躬儘瘁,早日平定方臘之亂,還兩浙路百姓一個太平。隻是方臘手中的轟天雷……折將軍可否與本使詳細說說其威力,以便早做應對。”
折可大微微點頭,走到城牆邊,說道:“這轟天雷威力驚人,爆炸之時,聲如雷霆,其中更是能炸射出不少鐵砂,士卒若被波及,非死即傷。之前我軍在青溪,便是吃了這轟天雷的虧,才致兵敗。”
張叔夜眉頭緊皺,沉思片刻後問道:“那折將軍,在與方臘軍交戰過程中,可曾發現這轟天雷有什麼弱點?”
折可大思索了一會兒,搖頭說道:“轟天雷這物事,也非他摩尼教獨有,咱們朝廷兵仗局裡也曾用過!可是除了當個煙花圖個喜慶,或者當做放煙通訊,偷襲引火之用,誰曾想那火藥之物還有這般威力!”
“確實如此,來之前,本使特意去了一趟兵仗局,尋了朝廷所製作的火蒺藜,轟天雷,毒火彈,一一看了,無一有折將軍軍報所提的威力!”
“威力雖是不及,但是萬變不離其宗,火藥怕水,想必那摩尼教的轟天雷也是怕水的!”
張叔夜微微頷首,心中已然開始謀劃應對之策。
“多謝折將軍告知這些重要信息,叔夜心中已有了幾分計較。”
折可大看著張叔夜,眼中露出一絲期許,“張宣撫,兩浙路的官紳都在盼著朝廷早日平定叛亂。可大在這睦州城待得久了,深知鄉紳疾苦,如今將重任交予你,可大也算能鬆口氣了。隻望你能儘快剿滅方臘,讓這一帶恢複安寧。”
張叔夜目光堅定地說道:“折將軍放心,叔夜定不辱使命。隻是還需折將軍在旁協助,叔夜初來乍到,對西軍情況還不夠熟悉。”
折可大爽朗一笑,“張宣撫客氣了,能幫上忙的地方,可大自然不會推辭。若有什麼需要,儘管開口便是。”
二人正說著,遠處突然傳來一陣嘈雜聲。一名士兵匆匆跑來,稟報道:“兩位將軍,方臘軍又開始在城外挑釁,似乎有進攻的跡象。”
張叔夜與折可大對視一眼,同時說道:“說曹操曹操到啊!”
睦州城下,呂師囊騎著一匹高頭大馬,威風凜凜地立在陣前,身後緊跟著他麾下的江南十二神,個個神情倨傲。
呂師囊手中揮舞著一條丈八蛇矛,對著城樓上大聲喊道:“城上的宋軍聽著!你們的主將折可大已經被我們打得丟盔棄甲,如今還有誰來與我一戰?”
江南十二神也跟著起哄,“識相的就趕緊開城投降,免得受皮肉之苦!”
“等我們打進城去,你們一個都彆想活!”
城樓上,張叔夜麵色沉穩,靜靜地看著城下的叫陣。
他身旁的折可大冷哼一聲,“這呂師囊不過是仗著轟天雷的餘威,在此張狂罷了。”
張叔夜微微點頭,說道:“折將軍,且讓我先看看他們的虛實。”
說罷,他轉身對身旁的傳令兵說道:“去,擂鼓助威,莫要讓他們小瞧了咱這新上任的宣撫使!”
隨著一陣激昂的鼓聲響起,城樓上的宋軍頓時士氣大振。
張叔夜高聲回應道:“呂師囊,本官,乃官家親封兩浙路宣撫使張叔夜!你不過是個神棍小醜,也敢在此大放厥詞!你以為靠著幾枚轟天雷就能為所欲為?轟天雷,你有,我大宋天兵也有!今日,我大宋天兵已到,你們這群反賊還不早早束手,還能落一全屍入土!”
“你個書生!也敢大言不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