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逆婦蕭氏,勾結叛臣,僭越稱製,罪該萬死。念其曾為宗室婦,特賜一線生機。著即去除冠冕,褪去鳳袍,身著赭色囚衣,騎無鞍黑羊出南門投降。若三日內不從,大軍攻城,雞犬不留!欽此。”
聖旨讀完,殿內一片死寂。
耶律大石氣得渾身發抖,手背在身後,眼中幾乎要噴出火來:“蕭奉先!你休要放肆!太後乃國母,豈容你如此羞辱!”
蕭普賢女的臉色蒼白如紙,手指緊緊攥著鳳椅的扶手,指節因用力而發白。
騎羊投降?
這哪裡是賜生機,分明是要將她的尊嚴碾得粉碎,讓她成為天下人的笑柄。
她想起耶律淳臨終前握著她的手,淚水險些奪眶而出。
“太後,萬萬不可從命啊!”耶律大石單膝跪地,“末將願率領全城守軍,與天祚帝決一死戰!就算拚儘最後一滴血,也絕不讓太後受此奇恥大辱!”
殿內的文武百官也紛紛跪倒,齊聲懇請:“請太後下令,我等願與析津府共存亡!”
蕭奉先站在殿中,長歎一聲:“各位大人還是勸勸太後吧。天祚帝有十萬大軍,析津府不過三萬守軍,如何抵擋?若真等大軍攻城,到時候可就不是騎羊投降這麼簡單了。”
蕭普賢女緩緩抬起頭,目光掃過殿內的百官,又看向窗外的皇宮,眼中漸漸燃起一絲決絕。
她擦去眼角的淚痕,聲音雖輕卻異常堅定:“蕭奉先,你也是蕭氏,你也曾於先帝麾下出仕,先帝待你不薄,你就如此看耶律延禧他如此羞辱哀家?你回去告訴耶律延禧,我蕭普賢女乃遼國太後,先帝正妻,寧死不降!想要析津府,就讓他踩著我的屍體過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皇後!析津府撐不起了!遼國……撐不起了!”蕭奉先直接聊袍下拜,“北邊金人已經開始南下!涿州的高俅還在擴張!更不要說遼東的梁山在虎視眈眈!析津府便是能守住,南京道如何守?臣是奚族蕭氏出身,不假,臣也是遼人啊!”
蕭普賢女聽聞蕭奉先之言,心中一震,臉上閃過一絲猶豫之色。
蕭奉先所說的局勢,她又何嘗不知。
如今遼國四麵楚歌,金人南下、高俅擴張、梁山虎視眈眈,若析津府再與天祚帝的十萬大軍死磕,隻怕遼國的覆滅就在眼前。
“太後,”耶律大石察覺到蕭普賢女的動搖,連忙說道,“天祚偽帝無道,致使遼國衰敗至此,若太後此時屈服,不僅自身受辱,也會讓天下人看輕我大遼。即便戰死,也不能讓天祚偽帝這般羞辱您!”
殿內眾人再次高呼:“與析津府共存亡!”
聲音響徹紫宸殿,透著一股視死如歸的決絕。
蕭普賢女深吸一口氣,看向蕭奉先,冷冷說道:“你回去告訴耶律延禧,我蕭普賢女絕不接受這般羞辱。他若執意攻城,我便與析津府同歸於儘,到時候,他得到的也隻是一座空城!”
蕭奉先心中暗歎,知道已無法勸動蕭普賢女。
他緩緩起身,將聖旨重新卷起,無奈地說道:“太後既然心意已決,那臣也無話可說。隻是,還望太後再考慮考慮,莫要讓析津府的百姓跟著受苦。”
說罷,轉身欲走。
“慢著!”蕭普賢女叫住他,“我蕭普賢女雖不懼死,但為了析津府的百姓,若他能戰勝高俅和女真,確保南京道無虞,我可交出皇位,離開析津府,從此隱姓埋名。但他若執意攻城,我必與他拚個魚死網破!”
喜歡水滸:開局買下梁山,造反不招安請大家收藏:()水滸:開局買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