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孫安麾下兩名士兵合力將一麵赤紅旗插上長安鐘樓頂端時,古老的城牆在陽光下泛著新的光澤。
鐘樓上的銅鐘雖未敲響,卻仿佛已將“長安歸大乾”的消息傳遍全城。
這座落入西夏之手的古城,終於迎來了新生。
鐘樓之下,孫安正手持輿圖,對麾下將領下達布防命令,聲音清晰而堅定:“長安剛經戰火,殘敵可能潛伏在城內各處,各部務必嚴守職責,既要防敵破壞,更要護民安全!”
命令下達後,各部迅速行動,按預定計劃完成分區布防。
樊瑞部即刻接管東、南、西、北四門。
士兵們在城門內側搭建臨時崗亭,外側設置拒馬與哨卡,對進出人員進行登記盤查。
樊瑞親自巡查各門,叮囑士兵:“對百姓要溫和,對可疑人員要仔細,絕不能讓殘敵混出城外,也不能無故刁難百姓。”
李袞部直奔糧倉與軍械庫。
糧倉是長安百姓的“糧袋子”,李袞命人在糧倉周圍挖掘淺溝,布置巡邏哨,每半個時辰換崗一次,同時抽調二十名士兵,協助此前潛伏在此的朱富清點糧草,確保賬目清晰,為後續糧草分發做準備。
軍械庫則由精銳士兵駐守,武器出入需經李袞親自簽字,嚴防遺失或被竊。
項充部進駐府衙、驛站等場所,尤其是監牢,對於嵬名令公和王慶的看守,格外嚴防死守,生怕二人跑了,難以儘全功。
士兵們首先對府衙內的文書檔案進行整理保護,將戶籍、賦稅、土地等重要卷宗分類存放。
隨後清理府衙內的殘餘雜物,打掃庭院,為後續大乾官員入駐做好準備。
項充特意強調:“府衙內的一草一木都不能損壞,尤其是那些寫著字的紙片片,都給收攏好,咱們是不知道哪個有用,留給後麵的大頭巾們頭疼去!”
孫安直屬部隊則承擔起核心區域的巡邏任務。
朱雀大街、鐘樓周邊、坊市等地,隨處可見身著赤紅色鎧甲的大乾軍士兵。
他們兩人一組,十人一隊,步伐穩健地穿梭在街道上,遇到散落的磚石便彎腰清理,看到被戰火損壞的房屋,便找來木板、茅草,幫百姓臨時修補屋頂。
最讓長安百姓動容的,是大乾軍嚴明的紀律。
夕陽西下時,部分士兵因尚未找到合適的營房,便直接在街頭露宿,有的靠在牆角,裹著單薄的披風閉目休息,有的坐在台階上,拿出隨身攜帶的乾糧,就著冷水充饑。
附近的百姓見狀,紛紛打開家門,邀請士兵到家中暫住。
但是,都被士兵們婉言拒絕:“老鄉,不用麻煩您,我們在這兒挺好,不能打擾百姓的生活。”
“這?”
“不一樣,真是不一樣!”
“不說那些西夏蠻子,就是跟之前的大宋兵馬,也不一樣!”
百姓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當天傍晚,不少臨街的商戶便悄悄打開店門,擺出少量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