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東辰握住紫雷劍刹那,劍柄裂紋中飄出縷縷黑煙,隱約聚成「武勝」二字——恰與“佛宗”石碑裂痕走向完全一致。
他抬眼望向大荒劍澤翻湧的雷雲,忽覺掌心劍柄微微發燙——這柄飲過無數強者三血液的神兵,此刻正與地脈中蟄伏的怨氣共鳴。
劍靈的聲音再度於神識中響起:“尊上需知,紫雷劍見證過三次天地倒懸,曾飲下無數生靈之血。其不單單是一柄象征正義之劍,亦是一柄殺戮之劍。正邪之分,全然取決於持劍之人。”
話音未落,沼澤驟然霧化,東辰隻覺時空扭曲,竟置身泰山遺跡的血色戰場。
天地間彌漫著濃厚的血腥氣息,隱約間東辰仿佛聽到了千軍萬馬的廝殺聲。
殘旗斜插處,白骨堆壘成山,半截"薛"字戰旗仍在罡風中獵獵作響。
東辰警覺地握緊紫雷劍,劍靈的聲音在他腦海中再次響起:“此乃第一次伐仙之戰的戰場,泰山遺跡,且讓劍靈為你道來這場人仙大戰的始末。”
原來,當年阿青因機緣巧合得到《天書玉牒》,憑借此寶物,他創出無上仙法,使得仙門大興。他親手創立的佛宗也因此成為上京國仙門之首,威震天下。
然而,仙門勢力的崛起打破了仙凡兩界的平衡。世俗界的生靈不僅要承受繁重的賦稅,還需為仙門提供各種資源,稍有不順,便會遭到仙門的嚴厲懲處。
這讓世俗界對仙門的不滿與日俱增,雙方矛盾已到無法調停的地步。
在一次泰山祭天時,佛宗聖子金蟬對世俗界政權主宰,上京國國主薛靈公表現出極度的輕蔑和不敬。薛靈公積壓已久的怒火瞬間爆發,竟失手將金蟬打死。
這一舉動徹底激怒了仙門,仙門立刻對世俗界發動了大規模的攻擊,引發了人仙大戰,即第一次伐仙之戰。
此戰,仙門派出了數百位高手,其中不乏通神玄妙境的大能,他們施展各種仙法,將上京國攪得天翻地覆。
世俗界的軍隊雖然拚死抵抗,但麵對仙門的強大仙法,損失慘重。
最終,世俗界大敗,上京國主薛靈公被擒,鬱鬱而終,世俗界失去了獨立地位,成為了仙門的附庸。
薛靈公自刎前咬碎舌尖,以精血在囚車刻下「逆」字。這個沾染帝血的字符滲入地底,百年後在逆仙窟綻放出血色曼陀羅。
第一次伐仙慘敗後,世俗界並未就此沉淪,他們在默默地積蓄力量,等待著複仇的時機。
薛家族人於泰山地脈建造「逆仙窟」,將戰場英魂煉成十二尊陰兵傀儡。
同時,世俗界暗中流通《逆仙錄》禁術,以凡人魂魄為代價換取短暫戰力。
至薛文公時期,黑市已能用十重水牢咒換得仙門護山大陣的殘缺圖譜。
千年之後,薛文公繼任上京國主。
他深知世俗界與仙門的恩怨,為了恢複世俗界的尊嚴,他勵精圖治,大力發展世俗界的實力。
薛文公精心籌備了十萬大軍,並邀請上京國的黑道勢力和一些外族勢力,準備對佛宗聖地大荒山發動進攻。
此次聯軍中的黑道勢力並非尋常的散修,他們源自上京國七十二地煞門,精通《幽冥遁甲訣》,能借陰氣隱匿行蹤;更有"鬼樊樓"殺手匿於暗處,袖中淬毒弩箭專破修士護體罡氣。
至於西域諸國,因仙門壟斷靈石礦脈已久,此番出兵實為搶奪修行資源——戎族鐵騎全員佩戴克製法器的玄鐵臂鎧,北漠蠻族巫師更攜來能腐蝕飛劍的狼毒瘴氣。
當薛文公率十萬聯軍攻至韶關時,佛宗集眾仙門之力,組成人界無上殺陣"金剛伏魔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