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國的都城龍淵城,此刻正被一種前所未有的沉寂所吞噬。
往昔朱雀大街上車喧馬鬨、人聲鼎沸的盛景早已不複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壓抑的死寂。
坊市雖未徹底關閉,可往來行人皆腳步匆匆,神色倉惶,交談聲也壓得極低,仿佛生怕驚醒了什麼蟄伏的凶獸。
抬眼望去,天空似被一層無形的陰霾重重籠罩,日光艱難地穿透雲層,卻顯得那般蒼白無力,全然失去了往日耀眼的金光。
一股難以言喻的沉悶氣息,如同沉重的鉛塊,沉甸甸地壓在每個人心頭,連空氣中都彌漫著若有若無的滯澀,那是天地靈機紊亂、王朝氣運衰微的直觀映照。
王宮深處,養心殿外,侍衛們身披鎧甲,神色肅穆,目光不時掃過那扇緊閉的殿門,眼中滿是藏不住的憂慮。
殿內,濃烈的藥味幾乎凝成實質,與更深層的腐朽、衰敗之氣交織在一起,沉甸甸地彌漫在每一寸空間,每一次呼吸都讓人感到無比壓抑。
厚重的明黃色帷幕低垂,將大部分光線隔絕在外,殿內幽暗沉悶,唯有幾盞長明燈散發著微弱的光暈,將人影拉得細長,投射在冰冷的玉石地麵上,搖曳不定,更添幾分不安。
不時有身著太醫署袍服的人進出,他們有的捧著藥罐,有的拿著汗巾,動作輕手輕腳,臉上滿是惶恐與憂慮。
為首的老太醫,也是太醫署的令正賽華佗,此時正將額頭抵在冰涼的地麵上,聲音乾澀嘶啞,滿是絕望:“王上……懇請王上恕罪……老臣無能……這第七次‘七星續命針’……又失敗了……”
他的話語斷斷續續,每一個字都像是耗儘了全身的力氣,重重地砸在眾人心上。
“那伐仙之戰留下的道傷……其蘊含的毀滅之力,遠超我等以往所知……它已侵入王上元神本源,與生命精魄糾纏不清……非藥石針砭所能及……老臣等實在回天乏術了啊……”
這番話,如同宣判般,徹底熄滅了殿內幾位重臣眼中最後的希望之光。
丞相李維、太尉張韜、禦史大夫王璟等人,無不臉色慘白,身形微晃,彼此對視間,眼中皆是深不見底的絕望與茫然。
伐仙之戰,那場慘絕人寰的大戰,雖已過去數百年,卻仍如夢魘般縈繞在上京國臣民的心中。
起因已少有人敢提及,隻知上京國與原仙門之首“佛宗”爆發了不可調和的衝突,最終演變成一場席卷邊境的曠日持久的惡戰。
國主薛碧成禦駕親征,憑借高深修為與王朝氣運加持,雖曆經苦戰取得慘勝,卻也付出了慘重代價——被佛宗的大能者臨死反撲,種下了極其惡毒可怕的道傷。
這道傷宛如活物,又似附骨之疽,多年來不斷侵蝕著他的生命本源,更可怕的是,它還在蠶食著與君主休戚相關的王朝氣運。
多年來,王朝傾儘全力,遍尋天下奇珍異寶,訪求隱世醫道聖手與丹道大家,隻為治愈國主。
這“七星續命針”乃是上古傳承的逆天秘法,每次施針都需耗費海量天材地寶,更需七位修為精湛、醫道通神的修士傾儘心力神魂,聯手施展。
此前已施行六次,每次都將國主從鬼門關拉回,勉強延緩了道傷的爆發,堪稱奇跡。
然而,這被寄予厚望的第七次,諸多古籍中隱晦提及的可能逆轉生死的關鍵治療,終究還是失敗了。
此次失敗,意義非凡。
它不僅意味著國主薛碧成肉身與元神康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更宣告著上京王朝的支柱正在崩塌。
王朝氣運與之緊密相連,此刻正如決堤之洪,傾瀉而下。
殿內陷入死一般的寂靜,唯有國主微弱得幾乎聽不見的呼吸聲,以及幾位老臣壓抑不住的輕微哽咽聲。
空氣中彌漫著絕望的氣息,比那藥味與腐朽之氣更令人窒息。
“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