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互望一眼,樂慧貞答道:“欣欣姐已經睡了,明天有課。靜香和秋娣也困得不行,也都回房了。”
還好,蘇子文的房子夠大,十幾個房間任她們挑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你們怎麼還沒休息?”他又問。
“我們也想啊,但最近工作太多了。”兩人疲憊地回答。
“說說看,公司最近是不是遇到麻煩了?”蘇子文坐到沙發上,看著她們問道。
兩人點點頭。
“敏姐先說吧。”樂慧貞推讓。
其實,她們也正想找蘇子文聊聊公司的事,自己拿不定主意。
“好,阿敏你先講。”蘇子文示意。
雖然蘇子文並非商業高手,但他有多年後世的經驗,對公司發展方向很清楚。
“還記得你說過的話嗎?”何敏嚴肅地問,“你說過貼牌隻是過渡,之後要研發屬於熊貓自己的產品。”
“沒錯,我確實這麼說過。”蘇子文點頭承認。
這不僅是他曾經的想法,也是他正在做的事情。
“阿文,這是過去兩個月的財務報表,看看吧。”何敏遞過報表。
蘇子文接過快速瀏覽了一遍。
蘇子文對許多內容一知半解,唯獨對公司最終的盈利狀況十分清楚。“為何利潤驟降百分之二十?”蘇子文盯著報表,臉色凝重。
憑借內地市場的廣闊前景,熊貓公司每月賺取三千萬元輕而易舉。然而,上個月竟比前月少了六百萬,這降幅不可謂不大。
“我正想跟你談此事。”何敏注視著蘇子文,建議道:“阿文,要不咱們繼續做貼牌業務吧,彆再自己生產研發了,成本太高。”
“你是說,這六百萬全花在研發和生產上了?”蘇子文聽後,眉頭緊鎖。
“是的。”何敏點頭補充,“自主生產意味著需要投入資金采購原材料、設備和生產線,還得支付熟練工人的薪資。由於我們產量較小,難以壓低成本,比如同款電視,其他廠隻需五百元,我們卻需六百乃至七百。不僅如此,其他費用也在增加。若不加以控製,本月利潤恐進一步下滑。”
何敏滿臉憂慮地說著,蘇子文聽完後皺眉沉思。他終於意識到,無論何時,經營實體企業都不易獲利,特彆是自主研發與生產的模式。若改為外包貼牌,收益會更高。
“阿文,你的看法如何?”何敏詢問。
其實,她早有此意,畢竟每月少賺幾百萬,一年便是數千萬元,實在不該如此浪費。
“不行。”蘇子文果斷拒絕。
相較於何敏追求短期利益,他更著眼於長期發展。
若持續貼牌,短期內利潤可觀,但長遠看並非良策。即便熊貓品牌在內地聲名卓著,缺乏核心技術終將受製於人。蘇子文寧可利潤減少,也不願受控於他人。
“這……”
見何敏遲疑,蘇子文正色道:“阿敏,你提到工人薪資有問題,是嗎?”
“是的。”何敏點頭回應。
“貼牌隻需普通工人,成本低廉,千元左右便能找到合適人選。但若自主生產,則需技術嫻熟的工人,薪資至少翻倍。如今僅工人薪酬一項,每月就得多支出三百萬。”
上月少賺的六百萬中,有三百萬用於支付工人工資。要知道,他們的工廠屬勞動密集型,僅工人就達數千人,否則產量不會如此之高。
“看來必須考慮將工廠遷至外地。”蘇子文語氣凝重。
他清楚記得,此時已有不少人赴內地設廠。他同樣可以效仿,在內地投資建廠。這樣不僅能降低人力成本——在香港,四千多名工人每月工資近七百萬港元;而在內地,每人隻需二三百元,四千人一個月僅需百萬。單此一項,每月即可省下六百萬,一年便是七千二百萬。且工廠規模越大,節約越多。
盈利無非開源或節流,節流即為盈利。
“把廠搬到外地?”何敏疑惑地問。
“東西放哪裡?”
“這事兒以後再說,我還沒想好。”蘇子文搖頭回應。
並未直接答話給何敏。
因他尚未決定。
若將熊貓工廠遷至內地,便無法繼續通過走私賺取外彙利潤。
因此,蘇子文思索著是立刻投產,還是稍作等待。
“阿文,你是不是有啥難處?”何敏沉思片刻後問道,“咱們現在是一家子,你有什麼就說,咱們一起想辦法。”
望著何敏誠摯的目光,蘇子文稍作遲疑,開口道:
“行,那你們幫我參謀下……”
接著,他將自己的打算向何敏與樂慧貞詳細講述。
“就這個?”
聽罷,何敏開口道:“阿文,我們完全可以在內地建廠的同時,繼續走私。
喜歡港片:古惑仔,開簽到舒琪請大家收藏:()港片:古惑仔,開簽到舒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