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哲一個人躲在房間內蹦噠了兩下,又嗬哧嗬哧停了下來,如今這身老骨頭,可比不上年輕小夥子咯,他又往嘴裡塞了個速效救心丸,興衝衝地往下看。
要說原主偏心,那還真沒說錯,原主年輕的時候曾經是個鏢師,跟著鏢局走南闖北,去過不少地方,眼界開闊了不少。
越是見多識廣,越明白讀書的重要性。
原主深知,讀書是窮人改變階級的唯一途徑,為了孩子們能夠有更好的未來,他曾咬牙接下了很多危險的走鏢,就為讀書多積累一些銀錢。
但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走鏢本就是件危險的事,原主的冒險行徑,並沒有一直好運下去的道理,在一次走鏢中,他跟同伴們遇到了山匪,他們險些因此喪命。
值得慶幸的是他們撿回來了一條小命,但並不是沒有代價的,原主的右腿跛了,一個跛子,也就意味著原主再也無法走鏢了。
縱然有再多不甘,原主也隻能從鏢局裡退出來,回到家中,成為了個地地道道的農民。
吃過種地的苦,更加深了原主送孩子們去讀書的念頭,就算生活再苦,原主也是咬牙將家中孩子們全都送到了私塾裡。
可惜的是兒子輩的,竟沒有一個讀書的料,一個個朽木疙瘩,讀起書來就是抓耳撓腮、結結巴巴,坐在私塾居然就犯困,看得原主火冒三丈。
打也打過,罵也罵過,這些皮實的混小子,為了不讀書,被打得嗷嗷叫,也腫著個屁股,也要從私塾裡滾回來。
沒辦法,原主還是將自家的蠢兒子領回家,總不能白白浪費銀子,供幾個朽木疙瘩吧?
既然指望兒子指望不上,那麼指望孫子可以了吧?
原主就把希望寄托給了孫子輩,他等了幾年,孩子一個個冒出來,可有學習天分的,那是一個都沒有。
當時原主都要絕望了,難道他們老江家,真的生不出一個有學習天分的孩子嗎?
就當他徹底放棄供孩子讀書的時候,江致遠出生了,這孩子自打出生起,就透露出幾分機靈勁來,從小比其他孩子們聰明懂事,原主教導的東西學起來也是飛快。
這孩子的出現,如同久旱逢甘霖,將原主那顆快要熄滅的心,又被點燃起星星之火,這份星星之火在江致遠被送到私塾後,從夫子口中得知此子極具科舉天分,若有一份機會,定然一飛衝天。
那份星星之火頓然星火燎原,灼熱了原主整個胸膛。
原主一咬牙,一跺腳,回去就拍案,供!他們老江家就算是吃糠咽菜,也要將江致遠供出來!
老爺子一發話,家裡十幾口無一人敢反駁,但家中條件的確不好,他當年拚命攢下來的錢,一部分用來給孩子們啟蒙,一部分用來給孩子們娶媳婦。
本就所剩無幾的銀錢,近幾年他那條傷腿,遇到陰雨天就從骨子裡泛起疼來,家裡人心疼他,攔都攔不住,非要給他買藥回來熬。
就這樣,銀錢真的不多,交完一年束修更是少得可憐,好在當年為了兒子們啟蒙買的書還在,給這個家少了點開支,但還有紙墨筆硯,這些都是消耗品,都需要錢。
原主也是沒辦法,他苦等了大半輩子,好不容易等來的讀書苗子,總不能因為家貧就這麼放棄。
為了江家的未來,為了心中的期盼,原主臨到老了,一咬牙當了個專橫獨斷的老頭子,甭管你們怎麼說,老頭子我啊,就是要供,不答應就是你們不孝!
原主自知強壓終究不是個長久之計,便跟家裡商討過,就試那麼一次,如果江致遠可以做到的話,那麼他們江家也就咬牙接著供。
如果江致遠沒有中,那麼就老老實實找個活計放棄科舉,工錢回來上交一部分,算是補貼家裡當初供他時花費的銀錢。
這份銀錢也用來給後來的孩子們讀書所用,今後隻要哪家孩子都有讀書天分的,他們都咬牙送去私塾。
原主的想法很好,而且都是為了孩子們,家裡的大人們也就沒啥好說的,老大家孩子讀書是讓家裡過得緊巴巴的,但後來還不是有他們的孩子嘛。
大家都一樣,那有什麼好說的,日子過得再苦,但為了孩子們,他們也都願意。
這些話都是跟大人們說的,江韶寧一個小姑娘自然沒資格知道這些,她穿越過來,隻看到了眼前的,家裡吃糠咽菜,而堂兄卻是吃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