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安隻是待了一天,楊倓就火速回到了洛陽主持大局!
一群小太監開始捧著十幾個筐子走了進來。
“陛下,這是需要批複的奏折,大多數都是較為重要,需要陛下親自批閱的。”王安解釋道。
“這麼多?”
“陛下,這已經是經過挑選了的,一些簡單的元文都他們已經處理,這些需要陛下做決定,才會勞煩您!”
額!
楊倓頭皮發麻!
這十幾筐子奏折居然還是被挑選過的,這一個國家果然是事情繁多啊。
他不禁感歎道:“一個國家事無巨細,如果都要皇帝來管的話,這人估計要被累死吧!”
這麼多的奏折還都是經過了篩選的,那麼被他們處理的恐怕更多,做皇帝果然也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好在這是累積下來的,如果天天都是這麼多,那簡直是沒法活了。
彆的不說,這麼一道道奏折看下去,那也是頭皮發麻,一整天都不一定處理下來。
這不但需要看,還需要思索解決方法,可不是小事情。
這一刻,楊倓有心將朱棣的內閣搞出來了,以此來分擔自己的工作。至於分走一些權力,自己有重瞳存在,倒也不用擔心他們陽奉陰違。
不過這件事情影響巨大,還需要緩緩圖之,至於誰能夠進入內閣,這需要一個詳細的名單。
“陛下,要不讓房玄齡他們前來,一起幫您查看這些奏折?”王安也是心疼自家主子,剛打仗回來就要看這麼多奏折,他忍不住小聲提議道。
反正他們也是看了不少奏折的,現在幫忙處理一點問題,也不是大問題。
“算了,這些都是被挑選出來的,也都是需要朕親自做決定的事情,他們幫不了多少!”
楊倓搖了搖頭,否決了他的提議。
這些事情已經被篩選了出來,剩下的是需要做決定,其他人可代替不了自己做這個。
仔細查看了一下,果然都是了不得事情。
首當其衝就是突厥加強了邊境的力量,增派了數員大將,不過暫時沒有進攻的跡象。
然後就是南方杜伏威異動,開始圖謀揚州。
李淵父子大戰起義軍。
宇文化及擁兵自重。
高句麗使臣再來,意圖商議和平。
遼東大營建立。
在楊倓恐怖的記憶力加持下,這一個個情報化作信息儲存在了楊倓腦海之中,最終開始了彙總。
這些消息看起來雜亂無章,實際上代表了整個大隋的走向,一直看到了大半夜,才徹底看完。
不過有了這些東西後,倒是對這些天發生的事情有了具體的概念,其他還是明天大朝會再聊吧!
.............
翌日!
乾陽殿!
此刻大臣們早早就到了大殿,等待著早朝的時間。
雖然淩晨空氣清涼,但也無法熄滅他們心中的激動,讓他們一個個臉上都是掛滿了笑容。
這次可是陛下確認年號之後的第一個早朝,不但有著開天辟地之意,還有著金城郡大捷的加持。
這無疑是一個開門紅,讓他們心中信心十足,滿心的話語想要吐露出來!
元文都最為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