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月娥沒有在意這個問題,而是指著那一株株水稻,解釋道:“陛下,先前我們在各地尋找強壯的水稻植株,臣妾在裡麵挑選了一些強壯的植株進行培育。
現在這幾株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預估可以增產到畝產八百多斤,生長周期估計也能減少一個多月.......”
得到那本《育苗法》之後,她就不敢有絲毫怠慢,一直在努力學習吸收裡麵的知識。
那龐大的係統知識,讓她在這方麵從無到有,真正成為了這方麵的專家,所以也明白了雜交技術的精華所在。
這段時間,她一直都在研究這些水稻樣本,也做出了幾個成品,但是距離陛下所說畝產幾千斤,依舊是有很大的距離。
這讓她有些憂慮,所以一直派人在外麵搜尋新的植株樣本,企圖弄出最強水稻出來。
“畝產八百多斤還不夠啊,姐姐你這都還嫌棄不夠,這已經是驚天的增幅了吧!”人群中,長孫無垢滿臉震驚道。
其他人不知道水稻產量,所以不覺得有多厲害,但是她們兄妹走南闖北可是裡麵內幕的。
大隋水稻產量並不高,隻有一兩百斤左右樣子,如果自己這位姐姐真將水稻增產到八百斤,那絕對是功高蓋世了。
這已經不是一點點的增長,而是直接翻了四倍,這等於無數老百姓都可以吃飽飯,可以養活更多的孩子。
意義之重大,就不亞於神農嘗百草,甚至還要更加重要,這可是關係到吃飯的事情啊。
看到這姐妹還一臉耿耿於懷的樣子,她都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八百斤還不夠嗎,陛下可是說這種雜交水稻最高產量可以達到畝產一兩千斤,我這還差得遠呢。”陰月娥苦笑道。
此言一出,眾人頓時沉默了,真的可以達到那般恐怖的產量嗎?
額!
楊倓臉色一僵,自己貌似給老婆巨大壓力啊。
兩千斤的畝產在後世確實達到了,不過想要在這個時代就完成的話,難度還是很大的,畢竟水稻差了起碼好幾代的進化。
除非自己可以從係統得到雜交水稻的種子,否則恐怕短時間內是做不到這一點了。
不過實際上這點產量也足以夠用,因為這產量是比不上畝產兩千多斤,但是彆忘了現在人口也少啊。
根據當前的戶籍統計,大隋的人口甚至已經不到四千萬,有土豆作為基礎,養活這些人難度沒有大。
要是累到了懷孕的老婆,那就得不償失了。
想到這裡,他安慰道:“月娥不要過於急躁,需要循序漸進,八百斤的畝產暫時夠用,先穩定下來再說。
據說戒日帝國的水稻可以一年三熟,等到我們的人將稻種帶回來之後,你就可以進行新的試驗了。”
一年三熟!
聽到這句話,眾人眼前一亮,頓時有了精神。
如果真能一年三熟,還能保持畝產八百斤的話,那產量可就相當誇張,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十分瘋狂的數據。
一旦完成,都可以用功德無量來形容。
“戒日帝國的水稻竟然能一年三熟?”
聞言後,陰月娥眼中閃過一絲喜色,這可是一個十分強大的特性,如果可以吸收起來的話,對於大隋水稻可有巨大好處。
不過這東西應該跟溫度有關,一般的地方想要一年三熟可不容易,因為四季變化,氣溫差異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