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乃大義,朕意已決。若是連這樣對大隋有大功的人,朕都放任不管,任由她身死敵營,那這個國家還有存在的意義嗎?
朕,絕不當這種無能又絕情的皇帝!”
這不僅僅是因為係統任務獎勵,更因為自己的做人原則。
自己穿越而來,這半年來日夜操勞,不敢有半分懈怠,搞改革、強軍隊、富百姓,可不是為了做個縮頭烏龜!
強勢!
鐵血!
守護大隋!
這才是自己的任務,也是自己該有的帝王氣魄,而非一味妥協退讓。
若是連自己國家的功臣都護不住,還談什麼邁向新的高度?不如乾脆躺平享樂算了,要這係統、要這江山又有何用?
義成公主不過是個普通女子,卻能為了大隋,甘願放棄突厥可敦的崇高地位,冒這麼大的風險襄助大隋。
自己若是對此視若無睹,還算得上一個合格的帝王嗎?
如果不知道她的危險也就罷了,如今既然知曉,就絕沒有坐視不管的道理。
要戰便戰!
若是突厥不識趣,非要與大隋為敵,他不介意改變計劃,提前將矛頭對準突厥。
若是換做以前,或許他還會忌憚突厥的鋒芒,選擇暫避;但現在的大隋,早已不是當初那個需要忍氣吞聲的大隋。
即便結果再壞,最多不過是回到從前,自己何懼一戰!
更何況,如今的突厥日子並不好過。
在他的連番算計下,突厥內部早已問題重重:西北方向,有吐穀渾牽製,李靖、裴矩在那邊暗中攪局,還有高昌國作為內應,西北局勢早已瀕臨失控;
加上他推動的“腐化計劃”幾乎圓滿成功,突厥的戰鬥力早已大不如前。
若是再策反契丹、室韋、靺鞨等部族,突厥便會像當初的高句麗一樣,被大隋牢牢困在大草原中,再無擴張之力。
真要開戰,突厥敗亡的幾率至少有八成!
反觀大隋這邊,經過他半年的休養生息,早已重新煥發生機。
雖說此前與高句麗的數年戰爭,讓百姓日子過得艱難,但他通過整頓世家,將半數世家的財富收繳,反哺給百姓。
這些物資或許無法讓百姓立刻富得流油,卻足以讓百姓生存,同時對他這個皇帝徹底歸心,心甘情願追隨他的腳步。
再加上他對周邊異族實施的經濟掠奪,使得大隋國庫自身充盈,完全有能力支撐一場戰爭,所以根本不懼與突厥一戰!
更關鍵的還是軍隊。
以前的大隋軍隊,經曆多次挫敗後,畏戰情緒高漲,軍心渙散;可自從他整合軍隊、多次提高將士的福利待遇後,將士們早已成了他的忠實追隨者。
更何況,有了李靖、李世民這兩位“戰神”做榜樣。
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
因為他們看得到裡麵的進步,也能看到裡麵的利益,說是一步登天也不為過。
喜歡楊廣假死:那朕就暴揍各路反王啦請大家收藏:()楊廣假死:那朕就暴揍各路反王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