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綱走到大門口等著。
不一會兒,傳旨的太監來了,宣讀了李綱升任少宰兼中書侍郎的聖旨。
李綱接下聖旨,收起新的官袍和印綬,送走了傳旨的太監,才回家把聖旨收好。
家人欣喜,李綱沒去約束,隻是吩咐人替他更衣,換上紫袍,戴上長翅帽,就乘坐馬車往宮中去。
李綱再次見到趙桓,不再是尚書左丞,是新鮮出爐的宰相。他撩起官袍跪下,叩頭道:“臣李綱,叩謝官家天恩。”
宋朝宰相的權力雖然被切割,卻沒有動輒下跪的規矩。
一般情況下,朝臣覲見皇帝不需要下跪,站著行禮即可。隻有少數大禮儀,才需要下跪。
趙桓清楚李綱下跪,不是因為提拔了李綱當宰相,是因為趙桓主戰。
趙桓點了點頭,吩咐道:“賜座!”
周瑾搬來凳子,李綱再度拱手道謝,才小心翼翼的坐下。
他一副正襟危坐的模樣,說道:“臣主戰抗金,而朝中的官員多數主張投降求和。官家要讓臣當宰相,不容易吧?”
趙桓笑道:“其實不難,畢竟李邦彥死了,他們有些怕。”
李綱立刻瞪大眼睛,嘴巴都微微張大。
李邦彥又死了?
皇帝去刑部的牢房中探望他之前,殺了張邦昌這個金人的走狗。
轉眼,又處死李邦彥。
連殺兩個宰相,這得掀起多大的波瀾?
李綱神色緊張,急切道:“本朝不殺士大夫,何況是宰相。官家連殺兩個宰相,朝廷中沒有議論嗎?白時中和唐恪等人沒有反對嗎?”
趙桓沒有隱瞞,說了李邦彥的欺君之罪,以及白時中、唐恪等人作壁上觀的事情。
宰相人選的舉薦,趙桓也說了。
一切說完,趙桓道:“朕既解決了李邦彥,又通過抄家得了五百萬兩銀子,加上白時中和耿南仲等人捐贈的十八萬兩銀子,發了一筆橫財。”
李綱心悅誠服道:“官家聖明。”
話鋒一轉,李綱繼續道:“官家募集五百多萬兩銀子,有了錢,臣建議抓緊備戰。”
趙桓問道:“怎麼備戰?”
李綱回答道:“一方麵,派人運送更多的糧草和器械,馳援太原,不能讓太原被攻破。另一方麵,傳令河北東路備戰,準備再度迎戰金人。”
趙桓也想著太原府的戰事。
金國攻打宋朝,是完顏宗望和完顏宗翰分彆率軍南下。
完顏宗望是東路軍,從真定府南下,走的是河北東路。這一路所向披靡,完顏宗望直接殺到了東京城外。
因為李綱死戰,完顏宗望又是倉促南下沒充足的準備,得了好處就撤走,籌備著下一次滅國的計劃。
完顏宗翰是西路軍,走的是太原府,要從太原南下。
偏偏太原是重鎮,一直沒有被攻破,大戰一直在持續。
趙桓現階段,沒打算主動出擊。
一方麵,軍隊的戰鬥力嚴重不足。另一方麵,朝中的投降派太多。
現在去野戰,是去送人頭的。
趙桓思索片刻道:“李相公的分析有道理,不過要整合西路軍,要利用太原擋住金人,需要一個能統合各方力量的人。”
李綱直接道:“臣舉薦種師道。”
趙桓有些意外,問道:“李相公這一回,不忌憚種師道了?”
李綱微微尷尬。
之前完顏宗望殺到東京城外,種師道整合勤王的兵力,給完顏宗望造成極大的壓力。
李綱作為主戰派的文官,對身為武將的種師道心有忌憚,安排了姚平仲去攻打完顏宗望的軍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