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力量,無法擋住反撲。
改革不是耍嘴皮子,是要流血的。所以要改革,不僅要慢要穩,還要有足夠的實力,能夠乾綱獨斷。
王安石的改革急功近利,就算是出於好心也不行。
比如王安石推出的青苗借貸。
這一舉措的初衷,是官府低息貸款,緩解百姓的困難,同時打擊地方上的高利貸。到了地方上,卻成了官員刷政績的手段。
百姓不需要接待,卻遭到官府的強迫貸款,還款時還遭到各種訛詐。
最後,無數的百姓家破人亡。
沒有監督的手段,沒有誌同道合的官員去執行,朝廷的政策會歪曲走樣,乃至於極端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恰是如此,改革不易。
趙桓看著爭論的朝臣,不願意好好的朝堂,陷入無休止的爭論。
這必須禁止的。
尤其派係的爭鬥,本質是利益的爭鬥,是爭奪話語權罷了。
趙桓任由爭論了一會兒,看到老先生楊時都擼起袖子,已經是準備以德斧人,才開口道:“肅靜!”
刹那間,殿內安靜。
所有人的目光彙聚在趙桓身上。
元佑黨人覺得,皇帝肯定會支持他們,因為皇帝是親近元佑黨人一派的。
王時雍心中不急,他有著自己的盤算,要利用王安石的事情,轉到求和上去,讓皇帝知曉他求和的良苦用心。
趙桓眼神銳利,沉聲道:“王安石已經成為過去。”
“在朕這裡,沒有王安石的改革派,也沒有昔日的元佑黨人。”
“朕這裡,隻有抗金派。”
“國家真理,隻在劍鋒之內,強權之下。連國家都瀕臨危機,還搞派係爭鬥,簡直是可笑。”
“一句話,能幫助朕抵抗金國入侵的人,就能得到重用。”
“能幫助大宋崛起,奪回燕雲十六州,就可以封侯拜相。如果誰能飲馬瀚海、封狼居胥,為大宋開疆拓土,就能配享太廟。”
擲地有聲的話,響徹在大殿中。
趙桓目光掃過所有人,沉聲道:“再有議論王安石改革的人,直接罷黜官職,永不錄用。朕的忠告,希望爾等謹記,勿謂朕言之不預也!”
王時雍臉上的神情僵住。
他拋出王安石的事兒,是想說改革要持續,必須有穩定的內部環境。要有穩定的內部環境,就不能打仗,向金人求和是唯一的選擇。
皇帝不準談王安石改革的事兒,他怎麼上書?
難搞啊!
一眾為了王安石爭執的官員,在趙桓的強權下,都偃旗息鼓。
皇帝的態度很明確,就是要抗金,誰能抗金,就可以封侯拜相。
以後沒有什麼改革派,更沒有什麼元佑黨,隻有抗金黨。
這是皇帝的派係。
李綱聽到趙桓的話,心中也歡喜,說道:“自舒王死後至今四十年,曆三朝天子。”
“依臣看,早就沒了改革派,也沒了元佑黨。”
“太上皇執政二十六載,蔡京當權。凡是做官的,不管什麼派係,不管什麼出身,都和蔡京有或多或少的關係。”
“是不是都是奸臣呢?”
“不是!”
“我們在蔡京執政時成長的官員,沒有趨炎附勢,恪守本身,不是蔡京黨。”
李綱鄭重道:“官家以抗金為綱,從此之後,對內發展民生,對外抗擊金國,大宋可興。官家聖明,臣心服口服。”
一番話說得理直氣壯,一個個朝臣紛紛瞪大了眼睛。
你個大眼珠子的李綱,以直臣自居,也趨炎附勢了。
竟然搶我們的活兒。
徐處仁率先道:“官家聖明!”
白時中、吳敏也紛紛開口,以至於大殿中的官員都高呼官家聖明。
趙桓滿意的點了點頭。
咚!咚!咚!!
忽然,轟隆隆的鼓聲從殿外傳來。
趙桓眼中掠過笑意,登聞鼓敲響,叩闋的百姓來了。
恰在此時,內殿直的士兵進入,急切道:“啟奏官家,有無數的百姓叩闋,狀告開封府尹王時雍。”
趙桓眼神森冷,沉聲道:“登聞鼓敲響,百姓叩闋,王時雍,你有什麼要說的?”
王時雍被皇帝森冷的眼神盯著,心頭一顫。
總感覺被算計了。
喜歡大宋:朕不賣國,金狗你急什麼請大家收藏:()大宋:朕不賣國,金狗你急什麼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