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看著徹底慌了神的完顏琳,心頭冷笑。
女人就是欠調教。
或者說,完顏琳本就不是個聰明的人,金國的確強勢,那又怎麼樣呢?縣官不如現管,到了大宋,尤其在九重深宮,完顏琳的生死榮辱,都取決於趙桓。
完顏琳想撒脾氣,還想不侍寢,太天真了。
如果真是個有心機的女人,就該順從討好,從而得到趙桓的寵愛,為金國謀劃。
可惜,不是每個女人都會權謀。
女人和女人也有差彆,不是每個女人都能做呂後、武後。
趙桓居高臨下俯瞰著完顏琳,問道:“你現在是金國人,還是宋人呢?”
“妾是宋人!”
完顏琳跪在地上,眼中浮現出屈辱神色,卻又沒辦法。
她忽然發現,學了十多年的琴棋書畫,一點都幫不到她。如今身在異國,金國雖強,趙桓一句話卻能決定她的生死。
趙桓吩咐道:“伺候朕更衣吧。”
“是!”
完顏琳站起身,一雙白嫩的小手略微顫抖,伺候趙桓更衣。
作為大宋的皇帝,趙桓坐擁四海,一向是財大器粗,讓完顏琳體驗了一把後身可畏的感覺。
風雨結束,完顏琳又小心翼翼的伺候趙桓穿戴整齊。
趙桓看著眼前的完顏琳,沉聲道:“你是朕的女人,有些話,朕也和你說一說。”
完顏琳垂眸道:“陛下請說。”
趙桓說道:“大宋和金國聯姻,是完顏宗望提出來的,你被送來聯姻,成了朕的女人,事情無法再更改。”
“國家和國家之間,隻有永恒的利益,沒有始終如一的聯盟。”
“金國為了利益,會南下進攻。”
“大宋為了自己的利益,也會出手。”
“在國家利益麵前,兩國的交戰和你無關。你隻是個小女人,不用背負金國的未來,開開心心活著就好。”
“一個國家的前途和未來,係在女人的身上,太沉重也太為難,更太丟人。”
“所以,朕希望你想清楚。”
趙桓沉聲道:“你想清楚了,大家都好。想不清楚,吃虧的隻會是你,希望你好自為之。”
說完,趙桓大步離開。
完顏琳望著趙桓離去的背影,想著趙桓自信而從容的話。尤其是一個國家的未來和前途,係在女人身上太沉重,讓她感同身受。
她就是個小女子,擔不起重任。
……
趙桓一路回到垂拱殿,晚上沒有去後宮,留在垂拱殿休息。
第二天上午。
趙桓早早起床晨練,吃過早飯才回到垂拱殿繼續批閱政務。
當昏君的樂趣,自然是有多快樂就多快樂。隻是昏君的下場,有多淒慘就多淒慘。
趙桓不願意這樣。
當明君雖然很忙,可是當明君的快樂也很多。
這是帝國養成計劃。
從一個孱弱的大宋,一步步崛起,最終讓四海八荒儘數插上大宋的龍旗,這也是令人心馳神往的。
趙桓也不覺得累。
他翻看著呈遞上來的奏折,忽然眼神凜然。
這是一封彈劾李綱的奏折,說李綱位列宰相,卻不知兵。由李綱這樣的人主持對金人的作戰和發號施令,一定會誤了大事。
上奏折的人名叫李孝忠,是一個低級武官承節郎。
一個小小的武官彈劾李綱,膽子有點大啊。
這樣普通的彈劾,直接壓下就是,趙桓沒把這事兒放在心上,順手把奏折丟了出去。
他剛扔下奏折,腦中卻靈光一閃。
曆史上敢彈劾李綱不知兵的人,隻有一個。
南宋名將李彥仙。
曆史上金人南下,李彥仙散儘家財募集三千民兵,組成抗金義軍到東京城勤王。
戰事結束,李彥仙被封為承節郎。
李彥仙性格耿直,又憂心朝廷局勢,認為李綱不善戰,不適合主持戰事,所以上書彈劾李綱,卻遭到問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