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構聽到趙桓的話,臉上沒有笑容,反而鄭重道:“陛下器重,是臣弟的榮幸。”
“可是我年紀輕輕,能力平平,無法輔佐太子。”
“我是宗室,介入政務也不合規矩。”
“臣隻是希望,能跟著陛下去前線,看看金人的情況。”
“輔佐太子的人選,李綱最合適。他是政事堂宰相,又是太子太傅,在士人中有極高的威望。”
“有李綱在,一定能應對亂局。”
‘亂局’二字,他故意加重了語氣。
趙桓聽趙構提及亂局,笑問道:“小九說亂局,是不是得到什麼消息?”
趙構說道:“沒有!”
趙桓卻不相信。
這世間,沒有無緣無故的愛,除非她帶球來投。
一直都低調的趙構,突然入宮覲見,還在這麼敏感的時間,絕對不是巧合。
太多的巧合湊在一起,就是陰謀。
趙桓以不變應萬變,吩咐道:“你既然沒有什麼消息,就老老實實的留在京城,彆想著去前線。”
趙構神情卻急了。
遲疑半晌,趙構回答道:“是父皇派人傳信,讓我準備迎接父皇回京。我不想管這些,想去前線。”
趙桓心中思考著。
趙構說不想管趙佶回京的事情,是因為趙佶回京,一定會奪權,一定會拿下趙桓提拔的主戰派。
趙構作為迎接趙佶的人,必定會卷入趙佶和趙桓的爭鬥中。
恰是如此,趙構希望跟著出征,避開東京這個旋渦。
這是個聰明人。
可是,趙構越想躲避旋渦,趙桓越要讓他留在旋渦。等趙佶回京,看趙構麵對趙佶的強權會選擇什麼立場?
再來決定,趙桓對趙構的態度。
趙構想用簡單的幾句話,就取得趙桓的信任,讓趙桓帶著他去前線,顯然不可能。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久經考驗才行。
趙桓想法明確後,吩咐道:“前線是戰場,不適合你去。”
趙構一副懇切姿態,鄭重道:“臣學了武藝,可開強弓,可以上戰場廝殺,請陛下給我一個機會。”
“不行!”
趙桓斷然回絕道:“父皇要回京,你留在京城,好好的替朕孝順父皇。”
趙構更是眉頭深鎖。
孝順?
如果皇帝真的孝順父皇,為什麼剛剛登基,就迫不及待的乾翻父皇的寵臣,誅殺了投降派。
趙構不相信趙桓的話,更不願意放棄離開的機會,懇切道:“陛下,我真的想去前線。”
趙桓眼神冷下來,問道:“你喜歡帶兵打仗?”
趙構點頭道:“是!”
趙桓哼了聲,冷聲道:“你是帶兵打仗,想建功立業,是打算培養心腹後,來京城奪權嗎?”
趙構的臉色瞬間白了,連忙躬身請罪:“陛下,臣絕對沒有這樣的想法。”
趙桓道:“但願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