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金兵撤退時,相互擁擠、推搡和踐踏,導致許多的金兵死在自己人的腳下。”
“以及最後持續的掩殺,才有三萬八千餘人的斬殺數量。”
“俘虜的金國士兵,有三萬六千餘人。”
宗澤繼續道:“這一戰還有個最大的收獲,繳獲兩萬八千匹戰馬。雖然許多的戰馬受傷,救治後仍是好馬。”
趙桓麵色轉為嚴肅,沉聲道:“我們的傷亡呢?”
宗澤神情黯然,聲音也有些低沉了,緩緩道:“我們的傷亡,多達九千六百三十八名士兵,主要是抵擋郭藥師和完顏闍母的進攻所致。”
趙桓點了點頭,鄭重道:“戰場廝殺,死傷在所難免,可是後續撫恤嘉獎,一定要到位,不能寒了士兵的心。”
“不管如何,我們贏了!”
“此戰的戰果傳遍中外,他能雄辯的證明,宋人能打勝戰,更能擊敗北方的金人。”
“昔日金人或者遼人,隨便派幾千騎兵南下,就嚇得政事堂袞袞諸公膽戰心驚,許多官員高呼投降的情況,一去不複返了。”
“大宋,不一樣了。”
為什麼趙宋軟弱,就是因為打不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軍隊如果能打勝仗,政事堂的宰相腰杆能挺直,也不會隨意求和。
以德斧人,才是華夏的優良傳統。
宗澤想著打了勝仗,眼中也是閃爍著淚花。
好半晌後,他平複了激動的情緒,鄭重道:“陛下取得勝利,有諸多的好處。在這時候,臣要潑一盆冷水。”
趙桓笑著道:“宗公要說什麼?”
宗澤分析道:“陛下禦駕親征,太上皇肯定會趁機回朝,借助太上皇的身份奪權。”
“李綱等人無法掣肘太上皇,就算您在東京做了準備,班師回朝也會有麻煩。”
“父子關係,天然壓製陛下。”
“陛下遇到太上皇,一定不能衝動,更不能做出弑父的情況。”
宗澤思考著極端的情況,眼中掠過決絕神色,咬牙道:“真到了兵戎相見,必須動手的時候,您讓老臣這個快死的人來。”
太上皇主政二十多年,縱情享樂,天下凋敝,百姓家破人亡。
陛下是聖君,不能中途折了。
趙桓看著宗澤決絕的神情,安慰道:“宗公放心,朕不會這麼做。朕要讓太上皇看到,他不能治理好的大宋,朕能治理好,要讓他心悅誠服的稱一聲‘陛下’。”
宗澤鬆了口氣。
父子有矛盾很正常,卻不能父子相殘,不利於皇帝的名聲。
趙桓言歸正傳,繼續道:“戰事取得勝利,立刻派人去太原府傳信,鼓舞士氣。朝廷方麵,暫時不著急傳回捷報,壓一壓消息。”
宗澤點頭應下,拱手道:“臣去處理所有士兵的屍體。”
趙桓問道:“宗公打算怎麼辦?”
宗澤說道:“自然是全部燒了,燒乾淨最安全。”
趙桓略作思考,吩咐道:“金國士兵的屍體,全部焚燒沒問題。”
“我大宋將士的屍骨不能焚燒,雁過留痕,風過留聲,人過留名,要讓人記住他們的英雄事跡。”
“在附近選擇一處高地作為陵園,一人一碑安葬,再立一塊獨立的紀念碑。”
“朕,親自祭奠所有死去的將士。”
此話一出,宗澤蒼老的臉上滿是驚訝,問道:“陛下當真,要祭奠所有戰死的士兵?”
宋朝重文輕武,武將都沒地位,彆說底層的士兵。
陛下要親自祭奠,他既驚訝也驚喜。本該是好事,可他心中卻有些酸酸的。
陛下,仁德啊!
趙桓鄭重道:“將士為大宋而戰,為國赴死,他們是大宋的英雄,當然要祭奠。不尊敬英雄,不崇尚英雄,大宋的崛起和輝煌就是井中月水中花。”
喜歡大宋:朕不賣國,金狗你急什麼請大家收藏:()大宋:朕不賣國,金狗你急什麼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