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佶預想的結果是蔡攸傳旨,皇帝驚慌失措的下馬請罪,再把軍隊交給白時中節製,跟著蔡攸回東京請罪。
皇帝到了龍德宮,他訓斥一番,皇帝就說請父皇主持朝政。
有皇帝表態,李綱和徐處仁等人隻能閉嘴。
如今,卻不一樣。
趙佶心中怒火湧動,問道;“皇帝除了杖責你們,還說了什麼?”
蔡攸搖頭道:“皇帝打了我們,就把我們送回來。”
說到回京的事兒,蔡攸咬牙道:“皇帝讓士兵以最快的速度駕車,馬車顛簸,導致我們的傷勢加重,這絕對是故意的。”
白時中道:“臣也覺得是。”
趙佶臉色鐵青,站起身後背著手來回踱步,喃喃道:“皇帝帶著軍隊回京,就是為了奪權。”
“可以預料,他放棄了前線的防守。”
“原本我大宋的軍隊,就擋不住金國的進攻,現在更擋不住。”
“偏偏,皇帝要逞能。”
“既得罪了西夏,又得罪金國,肯定是兩國同時進攻,北方已經岌岌可危。”
趙佶眼神凜然,說道:“朕借助父子綱常,以及同時得罪兩國,前線潰敗的事情,勒令皇帝反思過錯。”
白時中憂心忡忡道:“太上皇,陛下很強硬。”
“強硬?”
趙佶一臉不屑,嘲諷道:“皇帝從小到大,都是軟弱怕事,怎麼硬得起來?白相公,你多慮了。”
白時中皺眉道:“可是,臣和蔡相公都挨了打。”
蔡攸說道:“的確是!”
趙佶一臉迷之自信,說道:“那是朕的兒子,最清楚。你們代表朕去,終究是臣子,皇帝遷怒你們正常。”
蔡攸想了想,也覺得趙佶的話有道理。
皇帝從小在太上皇的麵前,都像是鵪鶉。太上皇咳嗽一聲,皇帝都要夾緊屁股。
這是父子間的血脈壓製。
趙佶繼續道:“天快黑了,就算皇帝的大軍抵達,今天也不會有事兒。明天上午,皇帝應該會到城門口喊話。”
“屆時,朕親自登上城樓,看逆子能乾什麼?朕要當著所有人的麵,讓他失去皇帝的威嚴,拜服在朕的腳下。”
蔡攸道:“官家聖明。”
白時中說道:“太上皇聖明。”
趙佶喊了禦醫,替蔡攸和白時中處理傷口,才讓人抬著蔡攸和白時中下去。
趙佶一個人枯坐在大殿,眼神幽深。
這天下,是他一個人的天下,逆子想上位,絕對不可能。如果逆子掌權,他怎麼繼續享樂?
寧與友邦,不予兒子!
割讓點土地給金國,賠點錢穩住西夏,換來他掌權很合理。
……
夜幕下,太學。
太學生陳東的住處,聚集了太學最有名望的十餘個太學生。
陳東已經四十歲,還是太學生,沒有做官。
他性情豪爽,一腔熱血,在太學內更是以剛正敢言著稱。蔡京和童貫等權臣當道的時候,陳東也直接抨擊。
曆史上李綱被罷免官職,陳東號召太學生到宣德門外叩闋,宋欽宗迫於壓力恢複李綱的官職,得以繼續抗金。
陳東一直呼籲抗金,等靖康之恥發生,趙九妹登基後,卻處死了陳東。
此時此刻,陳東麵對眾人,慷慨激昂道:“請諸位來,是商討陛下回朝的事情。”
“陛下上任以來,誅六賊,殺奸臣,重用李相公等主戰派,勵精圖治,堪稱聖主。”
“聖主在朝,是大宋之福、萬民之福,也是我太學生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