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綱一直在朝中主持政務,加上皇帝剛從鎮江府回來不久,朝中沒什麼大事兒,他最近也沒接到關於高麗的消息。
怎麼突然涉及高麗?
李綱心中疑惑,主動道:“陛下,高麗王上表稱臣是怎麼回事呢?”
宗澤、種師道等人也齊刷刷的看過來。一個個眼中滿是疑惑,跟不上趙桓的思路。
趙桓笑著說了金富軾出使東京,主動上表稱臣,卻希望大宋給滅金雷的事情,卻被趙桓發現高麗王也在。
趁著高麗王在醉仙樓喝花酒,趙桓派皇城司的人掃黃,順帶把高麗王給抓了,借此脅迫金富軾,達成了駐軍的目的。
李綱聽完忍不住咋舌,自家陛下真是非常人行非常事。
徐處仁感慨道:“高麗蠻夷,妄圖算計陛下,卻是機關算儘太聰明作繭自縛。陛下聖明燭照,臣佩服。”
吳敏激動道:“即便高麗有其他的心思,可是駐軍高麗就有利於我們,陛下聖明。”
宗澤捋著胡須道:“陛下駐軍的這步棋很妙,有利於將來滅掉高麗。”
眾人都沒認為皇帝手段有什麼不妥的,反而覺得很合適。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高麗主動送上門,而且是高麗先算計大宋,現在以牙還牙是理所應當的。
種師道捋著花白的胡須,緩緩道:“自古以來,能滅其國祚絕其苗裔,都是要做的,因為這才能開疆拓土。”
“初唐時,太宗皇帝曾征討高句麗,卻遺憾而終,終其一生沒能滅掉高句麗。等到高宗時,才派遣薛仁貴滅高句麗。”
“但凡有機會,就不是各國來朝,而是吞並疆土。”
“現在高麗圖謀滅金雷,陛下順勢而為,是最明智的安排。”
種師道眼中目光灼灼,說道:“臣認為要趁此機會,奠定奪取高麗的基礎。高麗走一步看一步,我們要謀劃全局。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
李綱眼神也是無比明亮。
聖君在朝,他也致力於要做賢臣,要青史留名,希望朝廷一步步強盛。
李綱思考一番,點頭道:“臣同意種相公的提議,提早布局高麗,為將來覆滅高麗做準備。”
吳敏道:“臣附議!”
徐處仁道:“華夏萬國來朝的地位,從來不是靠嘴去說服,是靠拳頭打出來的。唯有以德斧人,才能四夷賓服。”
一個個都成了主戰派。
昔日,絕大多數的官員是投降派、主和派,隻有極少數主戰,因為大宋對外打不贏。
現在幾乎都是主戰派,因為能打贏。
趙桓笑著道:“朕把你們喊來,就是為了駐軍和謀劃長遠的事情。要在高麗駐軍一千五百人,可有舉薦的人選?”
李綱迅速道:“駐軍高麗的兵力不算多,可是武將必須能打,文官也要能臨機決斷,有足夠的手段。”
“武將方麵,臣不怎麼了解。倒是文官方麵,臣知道一人名叫徐兢,曾奉命出使高麗,對高麗的情況很熟悉。”
李綱說道:“陛下要用人,徐兢可以安排。”
趙桓直接道:“徐兢被貶,朕已經安排人去通知。不過徐兢官職低了些,而且權謀不足,可以作為副手,還需要個老成些的人坐鎮。”
吳敏立刻站出來,拱手道:“陛下,臣舉薦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