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綱心情激動,仿佛看到自己留名青史的一幕,站出來道:“陛下的話為臣等指明了方向和綱領。誰敢搗亂,臣必殺之。”
其他人也紛紛表態。
朝廷中統一了意見,即便有些人骨子裡不自信,擔心前線戰事可能落敗,卻沒有人敢在這時候站出來提不同的意見,更沒有人敢主和。
這是大勢所趨。
現階段奪回燕雲十六州就是大勢,擊敗金國就是大勢。
這樣借助輿論造勢,一旦前線失敗,對後方的影響會很大。
比如車神調集大軍,舉國之力去北伐,要奪回燕雲十六州證明自己的武功,最後卻竄稀了,駕驢車一路逃竄。
此後,車神再也沒有禦駕親征過,卻又轉為微操大師,專門在後方授予前線大將陣圖,讓前線的大將照著陣圖打。
趙桓清楚輿論的利弊,卻沒有任何擔心。
他已經做了全方位的考慮,麾下有嶽飛、韓世忠和李彥仙等虎將,後方有李綱主持,有暗中棋子,連高麗都利用起來,戰術上的考慮很周全。
尤其金國不是巔峰時的狀態,完顏宗望和完顏闍母被殺,金國大軍損耗了很大。
趙桓敲定了禦駕親征的事情,讓文武百官散去,同時選定的良辰吉日是明天出征。
金國是三月南下,趙桓卻故意提早出征北上。即便金國知道了也沒什麼,反而趙桓突然北上能打亂金國的布局。
宗澤去安排調兵的各項事情,趙桓先去了龍德宮。
趙佶最近的日子不錯,每個月還能出去放風,比之前自由多了。
隻是趙桓到龍德宮的時候,發現趙佶枯坐著,一副愁悶模樣。既沒有欣賞歌舞,也沒有畫畫寫字。
這情況很稀奇。
在原身的記憶中,趙佶就算禪位南逃的時候,也沒有這樣的生無所戀,反而是鬥誌昂揚的逃跑,沒覺得有什麼。
現在卻沒了精氣神。
趙桓走到大廳中,趙佶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壓根兒沒注意到趙桓來了。
趙桓也沒有提醒,在一旁坐下靜靜的看著。不到一刻鐘,就聽到趙佶歎息了十餘聲。
趙佶無聊的抬頭,突然看到趙桓,嚇了一大跳,連忙道:“皇帝,你怎麼在這裡?”
趙桓說道:“朕來了快一刻鐘,就聽到父皇一直在唉聲歎氣,沉浸在情緒中不可自拔。”
“哎……”
趙佶又歎息一聲。
趙桓問道:“父皇遇到什麼事兒?”
趙佶一副無奈模樣,張嘴欲言,可是到了嘴邊的話又咽回去。過了好一會兒,趙佶才開口道:“朕找到李師師了。”
趙桓問道:“然後呢?”
趙佶神色煩悶,說道:“當年朕禪位南下去鎮江府,她不願意去,非要自己找一個道觀隱居。”
“如今朕在龍德宮,她竟然出山了,去了個什麼文工團,在趙偲的麾下做事。”
“一個女人,而且是朕的女人,卻跑去拋頭露麵,成何體統?”
“朕找了趙偲,讓他把李師師送過來。”
“沒想到,趙偲這個腦後有反骨的狗東西,竟然拒絕朕的安排,說管不了李師師,還說如果李師師自願,他也不阻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