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軍,金湯城。
衛光仍是金湯城的駐軍將領,沒有調去其他地方。
戰爭年代,尤其開國之初,武將容易嶄露頭角,也有很大的話語權。在和平年代,武將會被壓製,文官成為主角。
現在趙桓執政,要雪恥北伐,要改變大宋孱弱的景象,武將得到重用,對武將算是比較好的。
衛光跟著嶽飛立功後,雖然沒挪動位置,卻也升了一級。
衛光對自己的情況也很滿意,也珍惜現在的一切,做事情很謹慎,聽從嶽飛的建議盯著西夏的動靜。
軍營,中軍大帳。
衛光穿著一身常服,正在翻看最新送回的消息,是大宋和西夏邊境的動向。
隻是,他看著送回的消息記載湧入邊境的西夏百姓多了起來,覺得不對勁。
最近往金湯城來的西夏百姓很多,遠超之前。即便邊境穩定,商業興盛,導致來往的百姓商人和百姓多,可是來的人太多也不正常。
衛光皺著眉頭。
怎麼辦?
是立刻稟報,還是再觀察觀察呢?
如果不稟報,後續金湯城突然遭到攻打,一旦金湯城守不住,他該怎麼向朝廷交代呢?
衛光思來想去後決定稟報,同時加強對金湯城進出人員的管控,防止出現任何的意外。
在衛光做準備的時候,一名親兵走進來,稟報道“大人,外麵有一個姓嶽的人,說是來自東京,更說是您的故人。”
衛光愣了下。
他一個金湯城土生土長的人,連保安軍都沒出過,東京城長什麼樣子都不知道,哪裡有什麼故人在東京城。
莫非是騙子?
衛光心中思考著,忽然想到昔日一起做事的嶽飛。
嶽飛一直在東京,姓氏也符合。
衛光想清楚後神色大變,不顧手中的政務,連忙起身往外麵去迎接。
他走到營地門口,看到一身普通衣裳,卻有些風塵仆仆的嶽飛,遠遠遠的行禮道“下官衛光,拜見嶽大人!”
“不必多禮!”
嶽飛擺了擺手,笑說道“走,進營地再說。”
衛光點頭,領著嶽飛一起回到中軍大帳,由嶽飛坐在主位,衛光反而是陪著。
衛光迫切道“嶽大人在東京任職,今天親自來金湯城,是又有戰事要發生了嗎?”
嶽飛沒有兜圈子,開門見山道“朝廷得到的消息,金湯城可能會遭到西夏突襲。我如今來,就是為了這件事。”
衛光的腦中,也立刻浮現出先前看到的消息。
邊境來的西夏人多!
這是問題!
衛光迅速說了金湯城邊境發生的事情,正色道“之前我有懷疑,覺得突然湧入的百姓是西夏人,卻有些拿捏不準,正考慮是否上報?”
“現在聽了大人的話,我再也沒有任何的遲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