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軍營地,中軍大帳。
趙桓和虞允文一起,研究附近的地形,包括金國駐軍營地附近的山川關隘和河流,都在仔細的研究。
打仗要知曉地理情況,做到胸有成竹。
否則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怎麼遭到埋伏都不知道。
趙桓帶著虞允文,也有意識地培養虞允文,希望虞允文將來能夠成為中流砥柱。
大宋要一步步的走向輝煌,光靠宗澤、李綱和種師道這些老人,顯然是不夠的。亦或者,光靠嶽飛、韓世忠和李孝忠等武將也不行。
不論是文官,亦或是武將,都要有源源不斷的新人。
簡而言之,要有人才梯隊。
現在的朝廷,種師道的年紀很大,早就到了可以頤養天年的年紀。可是趙桓又需要種師道這樣德高望重,又心懷社稷的人主持大局,確保後方不會亂。
其他的人,沒有成長起來。
至於文官體係的官員,道理也是一樣,必須有接班人才行。
接班人的問題不解決好,接班人沒選擇好,再怎麼輝煌的事業也會迅速的敗亡,再遼闊的疆土也會徹底丟掉。
趙桓和虞允文聊著戰事,也聊著政務,說著大宋的未來,加上虞允文的大局觀。
在君臣交談時,周瑾進來道:“陛下,皇城司傳回書信,是劉彥宗送出的。”
趙桓眼前一亮。
之前,就一直等劉彥宗的情報,如今終於來了。
趙桓從周瑾的手中接過書信,迅速的瀏覽了起來。
當趙桓看到劉彥宗詳細闡述了金國的計劃,以及完顏昌和劉彥宗要來襲擊營地,嘴角勾起了笑容。
劉彥宗很不錯!
稱職!
趙桓收起書信,吩咐道:“傳旨,召宗澤、韓世忠和李孝忠來議事。”
虞允文坐在下方,心中卻驚訝。
他也知道劉彥宗,曾是遼國人,後來歸順金國,在金國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沒想到,劉彥宗是陛下的人。
之前陛下不曾提及,今天沒有瞞著他,可見對他的器重。
虞允文心中激動,卻沒有多說什麼,因為跟在趙桓的身邊,隻能多聽多看不說話,更不準隨意表態。
不多時,宗澤、韓世忠和李孝忠聯袂進入營帳,齊齊向趙桓行禮。
趙桓直接說了金國的安排,以及完顏昌要襲擊營地的計劃,沉聲道:“金國要利用糧食引誘我們上鉤,大體上是將計就計。”
“隻是在將計就計的基礎上,該怎麼把金國殲滅,都說說各自的想法?各抒己見,形成一個最好的策略。”
李孝忠問道:“陛下,消息可靠嗎?”
“可靠!”
趙桓堅定回答。
李孝忠點頭道:“既然消息可靠,臣認為我們將計就計,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此戰,不僅要在糧道和我們的大本營開戰,各自取得勝利。同時,還要襲擊金國的大營,一鼓作氣擊潰金營。”
“完顏杲要偷襲我們的大營,為什麼我們不能去呢?”
李孝忠殺氣騰騰,更是一臉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