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日當頭,烘烤著龜裂的大地。
熱浪滾滾,眼前的一切都在晃動。
蒼涼的號角聲自遠方傳來,讓無精打采的眾人爬了起來。
“發生什麼事了?”豎亥赤膊著走上城牆,詢問站在陰影處的武士。
武士們也不再披甲,以防身體上的溫度過高,負責看守的武士舔了舔乾裂的嘴唇,說道:
“我看驩兜那些人收拾好往西北麵走了,號角聲是那裡傳來的。”
“看來是那邊來人了,我要做好準備。”豎亥得到消息,去缸裡打水衝了一下,然後換上莊重些的衣服。
“真麻煩啊,水存在翁裡麵,現在大夏天的,一天要去挑好幾次水,要是聚落裡有水井就好了。”
“?”
“我怎麼現在才想到,水井,中原持續了幾百年的濕熱氣候,地下水肯定不缺。”
“我小時候村裡經常有打井隊來打井。”
“現在糞肥已經投入使用了,再加上水井、挖掘水渠,製作水車,進行種子選育。”
“我雖然出生在農村,可是這些東西都是一知半解,早知道多看多學了。”
“任重道遠啊~”豎亥並沒有對遠古時代的生產力感到無奈,因為這就是曆史的規律,他隻是對自己的無知感到慚愧。
豎亥生於90年代,那時候的農村人口還沒大量進城。
外加各種局勢變化,工作崗位還未爆發式增長。
因此在那個年代,農村罕見的又繁榮了一段時間,農業人口在城市化進程中還逆勢增加了不少。
可儘管如此,生於農村的豎亥依然對許多農業知識一竅不通,更遑論城市裡的人了。
現代化的農業技術讓許多人對人類最古老的知識已經陌生了。
豎亥取下掛著的絲綢衣服,套在身上。
“絲綢衣服和早年間的的確良衣服觸感有些類似,滑膩舒爽,而且絲綢的吸水性和透氣性都強於的確良麵料。”
“可惜啊,絲綢衣服太珍貴了,一直到工業化時期,也不是普通人可以隨意消費的產品。”
豎亥還想到了當年馬王堆出土的素紗襌衣,整件衣服隻有48克,薄如蟬翼,到最後發現是漢代的蠶品種不如現代選育的,吐出的蠶絲更輕。
當時的專家們考慮了各種工藝因素,卻沒有想到是因為現代的蠶絲質量更好。
未來工業時代的某些人享受著現代科學發展的成果,卻對所謂的古代知識、古代哲學抱有一種宗教般的狂熱信仰和不容置疑。
“商君書和庸俗辯證法貽害無窮。”豎亥不由感慨道。
“明明邏輯和科學的成果就擺在眼前,卻莫名其妙的去幻想不存在的現實。”
“科技的誕生和自然相關,但是和思想何嘗沒有關係呢?”
豎亥已經定好了接下來的發展規劃,吸納人口,開發領地的事情交給禹。
發展技術,改良文字,創立技術思想和實證精神的事情則是自己來辦。
“首先是要有法律。”
“有夏氏的下一個方尖碑,要刻下的是我們的第一部成文法!”
豎亥收拾好自己,整肅了一下隊伍,並讓昆吾氏的族人準備好房屋和食物。
豎亥帶著隊伍出了城門,遠遠的望見了黑壓壓的隊伍從遠處行來。
隊伍前方高舉著三頭鳥的圖騰。
“是東夷的鳥類圖騰!”
“來的是有虞氏的人。”豎亥暗道不妙。
當隊伍靠近後,豎亥愣住了。
驩兜被五花大綁的捆住,行走在隊伍的最前方,他乖巧的低著頭,沒有任何反抗。
豎亥趕忙迎了上去,隻見驩兜部的那些武士們都已經被繳械,抱著頭走在隊伍旁邊。
一個容貌威嚴的中年男子走在三頭鳥圖騰之下。
他身材高大,衣著樸素,是最常見的粗麻長袍,隻是腳下踩著一雙草鞋,與旁人略有不同。
他的頭發沒有紮在腦後,隻是兩邊的鬢角處各掛了一支五彩斑斕的鳥羽,昭示著東夷的習俗。
當那人再近些後,豎亥看到了他身上沾著不少塵土,手也是寬大粗糙。方正的臉龐上掛著和善的表情。
最奇特的是他的一雙眼睛,是重瞳。
重瞳,又稱瞳孔粘連症,形成這種眼睛的原因是瞳孔發生了粘連畸變,從o形變成∞形。
“舜。”豎亥已經知道了這個人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