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太康二年,西曆公元281年,
河南汲郡,
月黑風高夜。
荒郊野嶺中,夜梟騰空時撲棱翅膀的聲音響起。
一個深更半夜蹲在這裡的盜墓賊被嚇了一跳,他有個同夥叫不準,剛剛進入盜洞。
“油燈。”
一張蒼白醜陋,雙目有神的臉從盜洞中顯現,對著守在外頭的同夥說道。
同夥顯然沒有不準那樣高超的心理素質,燈焰在他的手上不停搖晃,直至被不準接過。
不準右手高舉油燈,左手鬆開繩索,扶住洞壁發力,將身體緩緩擠入地下。
行進片刻,不準雙腳懸空,膝蓋也探到了盜洞邊緣。
將左手鬆開洞壁,不準緩緩發力,身體順著盜洞滑落。
儘管一片漆黑,但不準對腳下的情況顯然成竹在胸,他雙腿伸直,不一會便碰觸到地麵。
不準將上半身從盜洞中拔出,整個人進入了這座塵封577年的戰國大墓,其手中的油燈依然平穩如常。
拉扯洞中的繩索,一個竹籃很快便從上方丟下,將竹提手綁在繩索上方,隨後不準便借著昏暗的油燈探索起來。
黎明將至。
同夥將竹籃丟下盜洞後許久,都沒收到不準的信號,心中愈發不安起來。
“盜掘古墓可是流放殺頭的罪過。”
“不準,你可得快點。”
就在同夥被四周的蛇蟲鼠蟻驚的草木皆兵之時,繩索動彈了幾下。
同夥提溜一下繩索,發覺手感頗為沉重,看來不準是有所收獲。
戰戰兢兢的將竹籃拖到洞口處,同夥正打算一鼓作氣時,卻發現竹籃被卡在什麼地方。
“真晦氣,都快到頭了來這麼一出。”
潑天的財富就在眼前,同夥心中的畏懼早已衝淡許多,他一手提著繩索一手伸進盜洞之中。
一隻粗糙的手掌猛然抓住他的手腕。
“不許叫!是我。”
同夥在原地憋了半天,才咽下提到嗓門的心臟,不準鬆手後,他先將竹籃提出,迫不及待的取出裡麵的“寶物”。
“竹片子?怎麼全是竹片子?”同夥難以置信的在竹籃中一陣翻找,依舊是深埋地下被腐蝕的不像話的竹片。
急切的同夥似乎忘記了不準還待在盜洞之中。
“快拉我上來!”
“寶貝在我身上。”
不準的語氣有些冰冷。
同夥不滿的丟下竹籃,手伸進盜洞,費力的將不準拽出盜洞。
不準在盜洞中單手爬行,已是氣喘籲籲,隨後他將另一隻手上的包裹扔在二人中間:
冷冷開口道:“這是規矩,你又不是我爹,誰知道會不會拿了寶貝就把洞口堵上。”
同夥不關心不準的冷言冷語,他急切地翻開包裹,可是裡麵的東西令他大失所望。
“這不是王族墓葬嗎?怎麼就這些破銅爛鐵。”
不準搖搖頭:“不知道哪來的王族,棺槨邊上全是竹簡,正好給我拿來當火把用。”
不準隨手扔出幾片被燒了一半的竹簡殘片,又將竹籃內的竹簡殘片全部倒出,二人取出包裹中的少許青銅禮器,開始分贓。
直至破曉,不準和同夥分贓完畢,二人一前一後消失在晨霧中。
三日後,汲郡百姓見到大批騎兵飛馳著奔向郊外,隨後幾天,又不斷有馬車從那裡返回,一路向著洛陽而去。
九年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