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內,
噎鳴先是將堯舜的準備和盤托出,隨後期待的看著禹。
可惜禹一副波瀾不驚的模樣,仿佛早就料到如此。
事實和噎鳴猜測的也相去不遠,
禹早在豎亥拒絕成為昆吾氏首領,並給有夏氏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時,就將信任交給了豎亥。
豎亥對大洪水預言的堅持,以及這些年氣候的異常,禹不需要多想,便已經提前做好應對。
至於堯舜的準備,禹認為他們或是聯合大型邦國吸納清掃周邊的小聚落,或是乾脆將小聚落搶光,把那些人變為奴隸,
但這對有夏氏來說沒什麼影響。
十萬人以上的陶唐氏,無論提前準備還是事後臨時決策,對隻有一千人出頭的有夏氏沒區彆。
關鍵在於有夏氏周邊的大型邦國:有崇氏和共工氏,他們的態度。
陶唐氏的手無法伸太遠,隻能聯合各個大型邦國共同行動,給中原地區的勢力來一次大洗牌。
有崇氏是血盟,禹和鯀情同父子,禹不會擔心他。
而共工氏,雖然如今共工大興土木鬨得他們內部離心離德,但瘦死的駱駝一腳踩死兔子不成問題。
禹對共工氏的態度有些微妙。
一瞬間就猜出堯舜的目的並分析出局勢的禹,並沒有急著對噎鳴表態,隻是示意他繼續說。
噎鳴將豎亥對共工氏的獻策一一道來。
禹明白豎亥這是要支持共工氏,心裡有些好笑:
豎亥也太看得起我了,我區區一個千人首領,如何能玩轉共工氏這樣錯綜複雜的局麵。
還要我來指導噎鳴,豎亥這是把我當做堯舜了罷。
禹微笑著說道:“堯舜的準備我已知曉,我會做出安排的。”
“至於你們共工氏的事情,我一個外人不好說什麼吧。”
噎鳴不懂這些彎彎繞的博弈,他的性格更像是“遊俠”而非領袖。
“孝”和“義”大於“忠”和“仁”。
噎鳴不假思索,直接跪地伏倒在禹麵前,
“還請禹教我!”
看著斷掉一臂,整個上半身伏在地上的噎鳴,禹不禁有些動容。
噎鳴接著說道:“我噎鳴本是共工氏中的無名小輩,身無長物。”
“能得到共工和四嶽的賞識,出使去極西之地救共工氏於水火,我受寵若驚。”
“我生來無法能成為你和豎亥這樣傑出的人,但我依然願意竭儘全力,為共工氏做一點事。”
“豎亥說你有主意,我相信他,也相信你。”
“如果你能幫我,共工氏永遠會是有夏氏的朋友。”
一番話說得禹有些羞愧,共工瘋癲,四嶽穩重,噎鳴直爽,但有一點,三人極為相似。
那便是真誠。
禹覺得自己用那樣陰謀的方式去思考那三人,還是有些狹隘。
而且豎亥相信噎鳴,自己對噎鳴的印象也不差。
禹決定小小賭一把:
“噎鳴,我答應你。”
“你先和我說說豎亥的看法。”
噎鳴起身,激動地想說些什麼,但是又咽了回去。
隨後他整理思緒,將豎亥的看法告訴了禹。
禹一番苦思冥想,分析道:
“你們家族對修築堤壩和賠款付出太多,雖然共工和四嶽威望足夠,但他二人一個沉迷大興土木,一個遠在陶唐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