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蘭去找荊二嬸一起走,兩人不在一個小隊,在路上走著她把今天的八卦跟荊二嬸說了一遍,又說:“我覺得這事兒給咱提了一個醒,小文小武兩個也不小了,雖說那群知青現在老實了,心裡指不定想啥呢,要是她們像小席那樣我也不說啥,就怕不是啊,這個你得注意。”
荊二嬸一聽覺得非常有道理,她剛才就沒想到這一點,就覺得幸好他們村裡沒有這事,忘了自家兒子也是大隊長的兒子了。
說不定還真有人打的這個主意呢。
她臉上表情瞬間嚴肅起來:“溪溪昨天還跟我說,說讓他們彆整天出去玩呢,我覺得也是,這一個月就不讓他們出來上工了,讓他們好好複習,下一年讓他們去縣裡上學。這樣他們就沒空想彆的了,嫂子你覺得行嗎?”
“我覺得行啊,讓兩人收收心,多讀點書反正沒壞處,狗剩兒說過當兵的還是有文化的吃香。”陳海蘭說。
荊二嬸點點頭,打定了主意。
回到家裡,荊溪已經把菜什麼都洗好了,隻需要炒一下就行了,陳海蘭把今天聽的跟荊溪分享了一遍。
聽到女知青腳上穿上的小皮鞋,荊溪隻有一個念頭:“她不熱嗎?”
陳海蘭啊了一下,明顯沒明白她的意思,荊溪又說:“大夏天穿小皮鞋,她不熱嗎?腳不臭嗎?”
她穿的荊奶奶做的布鞋,她都覺得有點熱呢。
陳海蘭沒想到閨女的點跟人不一樣,也順著她的思路跑偏了,認真的思考了一下:“應該是熱的吧,我穿這鞋都熱。說起來這個,我回頭請假一天,咱們去縣裡買幾雙涼鞋。”
荊溪搖頭:“不用,山裡涼快,我穿這個就行。不過咱們明天騎車去,媽我給你買,用我的獎金,還有奶奶和二嬸。”
她在供銷社見過涼鞋的款式,是這個時代很時髦的,她還看見縣裡不少人穿著,她是不太喜歡,覺得布鞋挺好的,舒服也透氣。
“嗐,我都這麼大年紀了,要什麼涼鞋,那錢你留著,以後有了孩子花銷大著呢。”
說到孩子,荊溪心虛了一下,她都沒打算生孩子呢,看著她媽臉上的表情,她還是沒說出來,隻說:“我現在不著急,我還小呢,阿申說了太早生孩子對身體不好的。”
她說的一點也不慌,反正家裡人都知道席維申懂的多,他們兩個人隻要不說,誰能知道他們隻是純潔的睡覺呢。
“小席真這樣說的?”陳海蘭又一次被帶偏了,她本來還想問問閨女有沒有動靜呢。
“是的,所以你就彆操心這事了,這些錢是我的,我來做主,明天咱們娘倆好好逛逛。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早花早享受,我們還年輕還能掙。”荊溪大手一揮。
陳海蘭聽的感動的不得了,還是養閨女好啊,她也不扭捏:“行,那媽明天就享你的福。”
“嗯嗯。”
第二天一早,荊大樹對著席維申嘟囔:“昨天你媽炫耀了一晚上閨女要給她買東西,你跟溪溪說一下,哪能忘了爹。”
席維申就不知道這事,他沉默了一下:“爸,你不說我還不知道,她昨天晚上早早的就睡了。”
荊大樹覺得自己有點慘,沒想到還有個更慘的,這下他心裡也不難受了,拍拍他的肩膀:“咱爺倆在這個家的地位越來越低了,你回頭說說溪溪。”
“我不敢。”席維申誠實的說,他知道嶽父也不敢跟丈母娘說。
於是兩人相視一眼,一起歎了一口氣。
荊溪兩人可不知道他們兩個人嘀嘀咕咕什麼呢,陳海蘭順著荊溪的視線往那邊瞥了一眼:“不用管他們,你爸這是嫉妒呢。”
荊溪了然的笑出聲。
在兩個男人哀怨的眼神下,兩人推著車子出了門,荊溪騎上去對她媽說:“媽,等下你跑著上來,我騎著帶你啊。”
“行。”陳海蘭對自己閨女有自信。
荊溪蹬上車子,陳海蘭小跑兩步上了車,荊溪把著車把核心力量強車子隻是微微晃了一下。
她剛要騎快就聽見後麵陳海蘭興奮的聲音:“閨女,你騎慢一點。”
荊溪哎了一聲,慢悠悠的騎著,路上要是遇見人,就聽見陳海蘭得意的聲音:“嗐,我們去縣裡,我閨女非要帶著我去,我拗不過,反正家裡有車,一會兒就能到。”
“是吧,我閨女真孝順,誰家結了婚的閨女能像我們家似的,我閨女還說給我買涼鞋呢,我都說了不用。”
“是是是,孩子的一片孝心。”
“嗬嗬,不說了,我們得趕緊去了,這一上午不少事呢。”
這一路上荊溪騎得很快,光著她媽炫耀了,直到出了村裡,她的速度才能加快,兩人在路上,陳海蘭還是止不住的興奮:“閨女啊,媽今天值了,你都不知道他們看媽的眼神,都是羨慕嫉妒喲。”
荊溪也笑著說:“等咱買了鞋,你穿出去,她們更嫉妒。”
陳海蘭光想想就覺得激動,這下看誰還說閨女天天啥也不乾的,她閨女對好啊,家裡肉都沒斷過,荊大樹就算在廠裡上班,也不是能天天吃肉的,都是多虧了她閨女。
可惜這些不能說。
還有說她女婿的,表麵上都是一副為你好的樣子,實際上就是看不得他們太好過,有時候過的好就招人恨啊。
還好,小席並沒有受外麵人的影響。
村裡不少人都知道荊溪帶著陳海蘭去縣裡了,有人跑到荊二嬸麵前挑撥,“你大嫂去縣裡怎麼沒喊上你啊?荊溪是你侄女,你平時對她這麼好,怎麼說也應該叫上你啊?聽說她上次領導給了她不少錢呢,荊溪買東西孝敬你和大隊長了沒?這到事上就看出來了,人還是跟親媽近。”
荊二嬸翻了個白眼,“怎麼?你跟你媽不親?”
“你?”
荊二嬸瞪著她,“你什麼你,你的心思都在臉上寫著呢,你嫉妒我大嫂暗地裡嫉妒就行了,還跑到我麵前挑撥,我家的事你這麼關心乾啥,你巴不得我鬨起來是吧,我侄女愛給誰買給誰買,那錢是人家應得的,光看著有錢了,怎麼沒想著我侄女還救人了呢。一個個的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你們就是看不得人家過得好。”
喜歡在七十年代成為殺豬匠的女兒請大家收藏:()在七十年代成為殺豬匠的女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