彆的不說,成本和風險就不是一個量級的。
擺地攤東西賣不出去大不了不乾了,虧的就一麻袋貨。
開店就不一樣了,就像她剛才想的,除了貨物成本,你這要是沒生意,店租是不退的,水電費也是不退的哦,店裡的裝修也是白搭的了。
而且擺地攤沒賺錢還有工作繼續乾著,怎麼著都有一份工資。
開店把工作辭了,那就是連工資也沒了,真的純貝者了。
林深還沒說話,對麵王煙繼續說道,“到時候如果生意好了我忙不過來,正好你有空可以到我店裡上班,做個學生工,我給你開工資算提成,你也能賺點生活費。”
“到時候你什麼時候有空什麼時候過來,賺點錢你經濟也自由點,請你我也比請個外人放心一點。”
王煙心想和林深合夥是不可能的了,當初擺地攤的時候就是林深自己不來的,她現在自己本錢夠,也不用拉個人入夥。
不過反正到時候如果生意好,都是要招人的,乾脆招林深算了,林深的人品她信得過。
也算給林深增加點收入,她聽同事說了,讀研究生可窮了,學校一個月就給幾百塊錢。
林深看著王煙興致勃勃地規劃著開店後甚至要“雇傭”自己這個“窮學生”去幫忙,心裡不由得一暖。
她拿起刀叉切羊排,語氣柔和了許多:“你開店,還想著給我留個位置啊?”
王煙有點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用叉子戳著盤子裡的水果沙拉,“哎呀,反正請誰不是請?錢給外人賺不如給自己姐妹賺嘛。你到時候沒事就來幫幫忙,既能賺點零花錢,我也放心,多好!”
“而且我又不是白給你錢對吧,請人上班本來就要發工資的呀。”
看著她這副充滿希望的樣子,林深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把自己的顧慮說出來。
“王煙,自己創業的確是比給人打工來的好,不過,我覺得你還是得再仔細考慮考慮成本風險。”
“擺地攤成本低,風險小,賣不動大不了不乾了,虧的就那一袋子貨。”
“但開店不一樣,店租、裝修、水電管理費,這些都是固定支出,不管你生意好不好,每個月都得往外掏錢。萬一,我是說萬一啊你彆誤會,生意沒預想的那麼好,這些錢可就都打水漂了。”
“而且你把工作辭了,就徹底沒了穩定收入,壓力會很大。”
“我覺得你之前的計劃就挺好,等明年拆遷款下來,回老家買個鋪子,至少不用付租金,壓力小很多。”
“店鋪買下來自己想做生意可以自己開店,不想做生意還可以租出去,至少壓力沒那麼大。”
王煙聽著,臉上的興奮勁兒慢慢淡了下去,:“應該不至於沒生意吧?我進貨眼光還挺好的呀!擺攤都能賣得不錯,開店有了固定位置,環境好了,不是應該更能吸引人嗎?”
林深耐心解釋:“不一定。地攤貨給人的感覺就是便宜、可以狠砍價。”
“同樣的東西放進店裡,成本上去了,售價自然也得漲。有些顧客就是衝地攤的便宜來的,你開了店,賣和地攤一個價肯定是虧錢的,客人可能就覺得貴了。”
“路邊攤和店裡消費的顧客群體會有重疊,但不是完全一樣的。”
王煙咬著嘴唇,顯然是在消化林深的話。
她沉默了一會兒,又說道,“我打聽過了,我住的那片區,一個三十平左右的店麵,一個月租金大概就四五千,押一付三!”
“一年下來,就算加上水電管理費,往高了算,成本也就十萬塊頂天了!而且那店麵層高可以,我能隔成兩層,樓下開店,樓上我自己住!這樣我連現在租房子的錢都省了!裡外裡一算,其實也多花不了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