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的日子繁忙又累人,全村的糧食幾乎都在這一季,需要上交的公糧也全靠這一個多月的收成。
家裡人每天都起早貪黑的乾活,周衛國肉眼可見的黑了又瘦了;周母和小姑子每天也都疲憊不堪。
大家每天一下工吃完飯,洗漱完幾乎就都上床睡覺了。
偶爾晚上周衛國還會纏著林曼妮要幾次,但好幾次早上都起不來。
為給家人增加營養,林曼妮也是想儘辦法給他們做各種好吃的。
這天中午去送完飯後,林曼妮就看到村裡一個老奶奶正在鬼鬼祟祟的跟一個年輕男人交換東西。
她藏在一棵大樹後,看到年輕男人給老奶奶一些錢後就拎著一隻老母雞離開了。
原來他們在私下買賣!
現在還沒開始實施市場經濟還是國家計劃經濟,嚴禁國人私下做生意,被人舉報或者被抓後,要被嚴格批鬥教育。
也有黑市交易,但林曼妮一個剛來的女生哪能知道黑市在哪兒,還不如跟這些村民以物易物換一些。
林曼妮回家搜刮了一些常用品,比如:火柴,紅糖,白糖,肥皂……
當她挎著籃子去村口大樹下問人的時候,果不其然,好幾個老奶奶都熱情的要帶她回家選雞。
其中就有吳奶奶和孫老嬸,林曼妮對吳奶奶的印象極好。
不僅因為老太太長的慈眉善目,還因為她從不亂嚼舌根。
“孫奶奶,我下次再找您換,這次我先跟吳奶奶換,您再幫我養幾天,行不?您也知道我不會養,還是您老養的好。”
林曼妮使勁兒恭維著孫老嬸,直誇的她心花怒放,跟彆人吹噓著自己養雞多厲害,多能下蛋。
看孫老嬸沒什麼不高興的樣子,林曼妮才跟吳奶奶一起回家拿雞去了。
“吳奶奶,孫奶奶為什麼非得跟我換雞呀?孫大嫂馬上就要坐月子了,她不吃嗎?”林曼妮攙扶著吳奶奶,小心翼翼的往吳家走。
吳奶奶歎口氣說:“她哪能舍得給兒媳婦吃隻雞,她倆兒媳婦坐月子時,也就老二媳婦月子裡吃了隻雞,就這還是因為老二媳婦生的是個兒子,要是閨女,也吃不上。”
“尖酸刻薄,拿媳婦不當人呀!坐月子剛七天就讓人下地掙工分,天天在吹噓自己怎麼整治媳婦,生怕彆人不知道她有多惡毒。”
“啊!他們為什麼不分家?”林曼妮都不能想象孫大嫂過的生活有多苦,難怪每次見她都感覺很憂愁。
吳奶奶知道林曼妮還沒完全了解農村生活,城裡長大的孩子哪能知道村裡這些道道。
耐心跟林曼妮解釋說:“村裡隻要老人還在幾乎都不分家,除非家裡鬨得實在不行,孩子也都結婚生子了,才會分家。就跟陸家一樣,也是因為陸母和雪花鬨,村長才主動跟兒子們分家。”
“隻要大家能湊活著過下去,都不會分家,畢竟人多力量大,大家一起掙工分才能活下去,也能幫襯那個最小的孩子。”
“不過你不用擔心,大隊長就一個,衛紅也能乾,你婆婆心地好,事兒也少,閨女你的日子會很好過的。”
吳奶奶暖心的拍了拍林曼妮的手背。
光滑的手背,一摸就知道日子過的不錯,看起來周家待她很好。
林曼妮謙虛的說:“我還好,婆婆和衛國都待我很好,衛紅也很照顧我。”
平時林曼妮做好飯後,刷碗洗鍋都是小姑子乾;每天的柴周衛國都會提前幫她劈好,搬到廚屋;早上周衛國也會早起把水缸都挑滿才會去上工……這些瑣碎的事幾乎都不用她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