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喜怒悲歡哀嗔怒皆深埋心底,天長日久的,反而容易鬱結於心,不利於修行,待日後遭遇瓶頸,很可能會止步不前,難成大道。”
說著師父從乾坤袋裡摸出一白玉瓷瓶遞給她:“內傷丹藥,你給他喂下去。湯藥明天再熬也不遲,這點傷死不了。”
“切記,《玄門道語》:‘不執不著大道行,自然而然逍遙門’。”
……
是啊!沒錯……
她怎麼就忘了呢?
第一次見麵時,在看到夏至的第一眼,她可是曾說過要養夏至一輩子的!
可那時她年齡太小了,無法負擔起如此重諾……
後來,人長大了,膽子卻變小了。
小到她不敢再輕言一生。
……
當初,夏至選擇回家與親人團聚。
於是她便選擇將這段幼時的回憶珍藏,也將夏至埋入了心底。
可自夏至離開後,她卻一反常態開始努力修行,隻是為了能早日下山……
這麼多年看過形形色色的人太多太多,也明白了人心易變……
正如送走夏至回來後師父曾輕輕將她擁入懷中撫著她的頭,輕聲說:‘唉!還是難過了吧?不論多冷情冷性之人,心都是肉長的啊……
我們天師道雖不禁婚配嫁娶,但正所謂太上無情,若你能做到靜心審視,便會發現世間沒有幾人值得你神魂予授。
不過你們有緣,天命所至,應劫而來。若心中有彼此,離彆終會開出花來。
想哭就哭吧,哭出來才不會鬱結於心,哭一次少一次,過不了多久你就會長大……’
她今年二十歲,夏至也已經二十六歲了。
他們都已經長大了。
……
師父離世前的中元節,她曾隻身闖黃泉。
當時她在陽間翻遍古籍,卻完全尋不到延續師父壽元的方法,能想到的辦法隻有入地府一觀生死簿,看能否從中尋得一絲生機。
入得黃泉,見過冥主才知,師父早已對她的計劃了然於胸,甚至提前打好招呼,早已做好了讓她接手下一任引渡使的安排。
待她碰壁歸來,師父也隻是嗬嗬一笑,語重心長地告訴她:‘逆天改命之事,萬萬不可違。’
回頭想來,當時闖地府的行為宛如三歲稚童不高興時的任性撒潑……可實際也隻是不想她失去至親之人心有不甘的發泄,徒勞無功的掙紮罷了。
不論行為多麼可笑多麼幼稚,最起碼代表她心裡在意!
師父離世後,她本以為自己已經習慣不執著,不固執於任何事,真正做到了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可到頭來,她竟是把自己困在了這“天命”裡!
夏至則守著孩童時的諾言,把自己鎖在了心牢裡。
看似他們都在長大,可實際上都還停在原地。
區彆在於,她曾放棄過他們最初的一起生活的約定,夏至卻從來沒有!
縱使天峰山十年從不間斷的尋找,每一次都讓他失望而歸……希望全無。
如果實在沒有希望,那就自己給自己打造一個“希望”!
夏至便是如此做的。
因此,初逢之時,夏至隻一眼便能認出她。
夏至第一次將整顆心擺在她麵前,邀請她住進這幢宅子時,她是怎麼說的?
她說,‘夏至,這是你的房子,我不能,也不可以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