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弘陽國派工匠、技術人員、文化工作者支援盟友朱瓦國,弘陽國也提供一些糧食武器,接納朱瓦國難民。
朱瓦國有3000年的曆史,但是現在表現不佳,經常被各種外來勢力征服,每個省份都有自己的文化,客觀上豐富了朱瓦國的文化寶庫,卻也削弱了朱瓦國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曾經的文明古國,現在怎麼這麼孱弱和落後了?”江安對朱瓦國的衰落表示困惑,也慶幸它不是強國,沒有與自己國家為敵。
支援朱瓦國的人員難以適應它的食物,朱瓦國的食物多是糊糊,而且多放香料,弘陽國的支援人員吃了這些食物,很快就拉稀了,他們請求江安運送家鄉和本國的食物過來。
“朱瓦國真是美食荒漠,還得我們親自運送食物過來,教當地居民什麼才是真正的美食。”江安對這些支援朱瓦國的代表說道,眼睛裡滿是霸氣和威嚴。
朱瓦國沉迷於宗教,國民毫無戰鬥力,而且僧侶不事生產,國家也需要依靠宗教維持穩定,國家也進行世俗化改革,但是收效甚微。
“朱瓦國的事情為什麼總是這麼糟糕,也許它還沒有形成一個國家的條件吧?”江安對這個國家滿是傲慢和輕視,卻也對其居民的同情。
皇子江迎涵、江夏彥也來首都繼續治理國家,他們派代理人管理自己的領地。
江迎涵推薦商人黃雲逸到海外收集情報,同時讓其上表,說明經濟管理和國家對待商人政策。
黃雲逸油光滿麵,身穿綾羅綢緞,他提交對待商人政策的建議書。
建議書上有平衡農業和商業的關係、保護本國資本、製定商業法規和加強對商人的監管和引導。
江安同意黃雲逸的建議,讓其退下。
江夏彥提出中央集權和地方自治相結合的提議。
刑部上書製定弘陽國憲法,明確政治體製、國旗、國歌和文化經濟製度。
政治上,弘陽國的政治體製是內閣製,宰相負責國家事務,君主是國家元首、象征。
國旗是黑龍旗,紅色底圖,黑色勾邊,中間有一條黑龍,用紅色線條勾勒黑龍輪廓;國徽也跟國旗一樣,不過國徽是圓形圖案,黑色勾邊上雕刻傳統紋飾。
國歌是《東方之龍》,歌詞偏向古風,歌曲是傳統歌曲,讚揚弘陽國的悠久曆史和鼓勵民眾發展國家。
文化上采取傳統文化為主和包容共生的製度。
經濟上采取工商業、農業共同發展的製度。
江安和皇子江迎涵、江夏彥以及百官參加升旗儀式,周圍的百姓也參加這個儀式,軍樂隊唱新編的國歌,全體成員行注目禮。
江安站在主席台上,頭戴傳統王冠,身穿黃袍,胸上佩戴國徽,有一種古代王朝和近現代國家相結合的感覺。
妻子蘇清婉也支持江迎涵的改革,她找到自己的家人,宣布支持江迎涵的改革,他家人也發揮人脈關係,支持江迎涵。
侍衛劉藍、趙嵐也紛紛支持江迎涵的改革,希望時刻保衛江迎涵。
朱瓦國的代表也來到首都南都,尋求皇帝江安華皇子江迎涵的支持,希望他們能夠當朱瓦國各個省份的仲裁者,調停他們國家的矛盾。
江迎涵和江安應允,開設國際事務仲裁機構,成為東方世界的“東方憲兵”。
在朱瓦國,當地軍隊和弘陽國國際誌願者一同對抗敵人,他們的南方地區被吉羅格侵略,那裡的居民已經認同吉羅格文化,甚至背叛朱瓦國,成為他們的敵人。
“真是太可惜了,同室操戈。”江迎涵對此評價道。
弘陽國的誌願者建設水井、農田、醫院、官府、道路、水利工程。
首先是農田,朱瓦國有旱、雨兩季,旱的旱死,澇的澇死,實在是不適合農業生產。
弘陽國的誌願者理清地產、修整農田,培訓當地農民、提供高產品種、提供農業生產機器。
朱瓦國諸侯割據、氣候惡劣、政治落後,各個省份的田地劃分不明確,地主士紳勢力強大,像是治理國家失敗的典型案例。
誌願者難以忍受濕熱氣候,紛紛減員,頻繁的輪換也增加運送費用和人力成本。
水井和醫院也是困難重重,當地水質混濁,疾病頻發,訓練當地的醫生和修井者。
誌願者也患上當地的傳染病,回去休息和治療了。
“真是一刻都不想待在這裡了。”誌願者抱怨道。
當地居民還懶散懈怠,什麼事都依靠宗教,僧侶霸占田地和最好的資源,這個國家前途一片黑暗。
誌願者還保護朱瓦國的文化遺產,記錄和修複文化遺址,同時修建模型,培訓當地人修繕遺址。
10月1日,弘陽國支援朱瓦國的誌願者返回國內,朱瓦國氣候惡劣、政治落後和軍閥割據,不少誌願者長眠於異國他鄉,朱瓦國和弘陽國進行協商,妥善安置或者是隆重送回弘陽國,朱瓦國也收複部分敵占領土,開始安頓好當地居民。
朱瓦國建立和弘陽國的友誼碑,用雙方文字寫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朱瓦國開始編撰國史,江迎涵和江安派史學家支援朱瓦國的國史編撰。
朱瓦國、溫塞汗國、商離國、三山國和扶桑國派來王子和公主到弘陽國留學。
朱瓦國王子小帕德虔誠和迷信,他袒胸露乳和頭戴頭巾。
溫塞汗國的汗儲“塞納牧”桀驁不馴和放蕩不羈,頭戴氈帽,身穿遊牧民族服飾,騎著馬過來過來留學,下馬覲見弘陽國君主江安。
扶桑國王子“東君雅人”前來覲見江安,他賊眉鼠眼,身穿和服;商離國王子黎泰阮覲見江安,一副欠收拾的樣子,三山國王子尚思禮覲見江安,身穿融合各方文明的衣服,倒是彬彬有禮。
江迎涵和各國的皇子一起學習和生活,和小帕德學習佛學、朱瓦國曆史。
小帕德雙手合十,對佛學和自己國家的曆史很是自豪,江迎涵行抱拳禮,也對曆史感興趣,兩人像是不同國家的同一個人,兩人越聊越投機,互相送對方自己國家的書籍。
江迎涵和東君雅人一起學習扶桑國曆史,江迎涵也介紹自國家己的曆史,江迎涵學習對方的和歌、俳句,東君雅人也學習絕句、律詩、宋詞。
江迎涵和溫塞汗國的儲君塞納牧一起練習騎射,身邊有護衛陪伴在左右,江迎涵推薦直弓,一種弓身筆直,弓弦彎曲的武器
江迎涵用法術加強直弓弓身的強度,增加弓弦的強度和彈性,演示這個武器,拉長弓弦,收手後弓弦恢複原樣,弓箭離弦而出。
“這種武器需要靠法術加強弓身強度和弓弦的彈性和強度,故而不能大規模使用。”江迎涵對塞納牧解釋直弓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