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趙朗在天一真水的治療下,傷勢已經好了很多,可以騎馬趕路了,一行人吃過早飯便繼續趕路前往函夏。
路上趙朗問應龍:“將軍,陛下去追曦和了,要是沒有返回來,那麼我們去了函夏還能見到陛下嗎?”
應龍笑道:“昨天來的不過是陛下一道元氣分身,本尊還在函夏城裡等著咱們。”
趙朗奇道:“陛下的分身就這麼厲害了嗎?”
應龍道:“陛下的實力不在帝俊之下,曦和初入化神境,比起陛下自然是差遠了。”
這下趙朗對伏羲更佩服了,帝俊那是成名無數年的天庭之主,據說開天之前就存在,而伏羲這才多少歲?實力竟然追上了帝俊!
因為眾人身上都有不同程度傷,所以一行人趕路就慢了一些,不過一路上再未出意外,所以倒也順利。
兩天後,一行人來到了首陽山,翻過首陽山,就是王都函夏。隻是天色已晚,眾人準備在首陽山上歇息一晚,明日一早再去函夏。
首陽山南北走向,綿延五千裡,北麵與三危山、空桑山餘脈相接,南麵直到大河北岸。東麵直到東海皆是一馬平川,每當旭日東升之時,此山都是首先被陽光照射,故得名首陽山。
首陽山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控製了此處就能控製南洲大部,故昔年妖族在此駐紮有重兵。後來人族崛起,於成紀前二年,在首陽山擊潰四十萬妖軍,其中三十萬被陣斬。首陽山一時血流成河,整座山都被削低了幾十丈,此後百餘年,陣亡妖兵的怨氣彌漫山間,山上寸草不生。
近幾年,隨著人口增長,首陽山上人類的活動增多,怨氣逐漸開始消散,山上也漸漸的生起了草木。
趙朗一行人上山時,便是穿行在山岩之中,岩縫中偶有草木。不時還能看到巨大的骨架,是當年斬殺的妖獸,有的被砍了頭,有的從中間被劈成兩半,這麼多年了也沒人掩埋,反倒成了一景。
首陽山上在山坳處建有一座關隘,取名赤陽關,扼守著豫州通往雍州的必經之路,以前此處是抗擊妖族的前線,常年駐紮有五萬大軍。成紀28年三危山被打下後,此處便由前線變成了後方,隻駐有五千人作為警戒之用。
赤陽關守將力牧見了應龍,忙迎入關內。此關比起三危城更為雄壯,隻是如今可能是因為駐守的人數減少,顯得有點冷清。
趙朗細細觀察,發現城牆皆是暗紅色,隱約間還散發出淡淡的煞氣,便向身邊同行的趙江問道:“這什麼石頭,看著有點古怪。”
幾天下來,又經曆生死,趙朗與眾人皆已熟悉。聽聞趙朗發問,趙江笑道:“這你就不懂了吧?當年在此地,有三十萬妖軍陣亡,妖血浸入山岩,把大批山岩染成了紅色,怎麼洗都洗不掉,所以這石頭就叫做妖血石。”
趙朗抬頭環視了一周,有些吃驚道:“這所有城牆都是妖血石?”
趙江道:“你還是低估了三十萬妖軍的體量,你腳下也是!”
趙朗忙低頭一看,腳下地板確實也是暗紅色,不過可能是被踩踏多年,感覺不到煞氣了。
趙朗又問道:“乾嘛要用這石頭來建造城牆?不瘮人嗎?”
趙江歎了口氣道:“當年這些死得妖很多,死的人也不少,山中處處都有冤魂遊蕩。這石頭經妖血浸染,除了堅硬無比,還含有一股煞氣經年不散,遊魂不敢靠近,所以才用這石頭來築城。”
聽趙江如此一說,趙朗也心驚,既心驚於當年大戰的慘烈,也心驚於人族創業的艱難。
“那些冤魂現在散儘了嗎?”趙朗問道。
趙江搖頭道:“沒有,很多都成厲鬼了,一直在山中遊蕩,聽說是靠吸收陰氣為生。你現在出去都能看到鬼火,運氣好還能聽到鬼哭。”
趙朗點頭道:“有機會再去吧。”
趙江一驚:“你還真想去看啊!”
趙朗道:“我從小生長在雍州,沒見過這種事,若有機會當然得去見識見識。難道這些厲鬼還能傷到我?”
趙江翻了翻白眼:“行行行,到時嚇不死你!”
說話間眾人隨力牧來到了主殿,力牧給眾人安排了飯食,然後就拉著應龍聊了起來。聽說此行又遇到了曦和,不禁直呼應龍好運,上次曦和偷襲函夏城,有風裡希護著他,這次又有伏羲親自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