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辰道:“那導師可另有辦法探查輪回?”
準提道:“最好的辦法,就是殿下利用混沌鐘,重開幽都之門,親身前往九幽探查,如此最為有效。”
帝辰犯難道:“導師應當知道,幽都在人族叛軍手上,此路根本不通!”
準提道:“依貧道觀之,天帝陛下與人王皆有仁慈之心,若能化乾戈為玉帛,也不失為一段佳話。”
接引忙道:“師弟慎言,此事非你我能置喙!”
說完又對白澤與帝辰施禮道:“施主請見諒,師弟並非有意議論兩族恩怨。”
白澤笑道:“無妨,準提導師也是慈悲為懷,不欲兩族再起爭鬥。但如今兩族已成死結,誰也解不開。”
接引道:“施主所言甚是,是貧道考慮不周。但窺視前世,確實有風險,施主確定要選此法?”
白澤與帝辰對視一眼,然後道:“就選此法!”
接引心頭歎息,但麵色不變:“三位施主可在此略作盤桓,待貧道與師弟聯手煉製一麵因緣鑒。”
白澤三人大喜:“多謝導師!”
隨後,接引與準提便告辭離去,怎麼煉製,白澤自然也不方便跟去看。
大勢至菩薩與那羅延、阿逸多等弟子留下陪客。
帝辰現在也對佛法產生了一些興趣,便與大勢至等人聊起了佛法的修行。
那羅延便充當講解員,給帝辰介紹起了佛法。
佛法修行,分為小乘與大乘,小乘佛法主要是強調自身的覺悟,有四向四果八個階位,最終到達的是阿羅漢果位。
而大乘佛法,除了自覺,還要覺他、覺有情,修行更為困難。分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等五十二個階位。
其中,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這四十個階位都是屬於賢者,到了十地才是聖者,可稱為菩薩。
大勢至菩薩,目前便處於十地中的第八地:不動地,可不為任何煩惱所動。
那羅延為第六地:現前地,意為般若現前,已經有極深的智慧。
而阿逸多,比那羅延稍差,為第五地:難勝地,智慧難以超越,無論是天魔、陰魔、死魔、煩惱魔皆不可戰勝。阿逸多這三個字,意思便是無能勝。
帝辰聽完介紹,隻覺得好麻煩,五十二個階位,前四十個階位都是凡人,難怪要累世修行,不然,如何能活到成為登地菩薩那天?
同時,他又對麵前這三位菩薩產生了深深的佩服,成為登地菩薩,想必吃了不少苦,花了不少精力,如此毅力,確實令人不得不服。
帝辰還是有些好奇,問道:“三位菩薩,聽說你們提倡眾生平等,這是什麼意思?難道在你們眼裡,行善積德的人,與大奸大惡之輩也能一視同仁?”
聞言,三人大笑,那羅延道:“施主誤會了,眾生平等,指的是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從這一點來講,眾生確實平等。”
“但是眾生皆有自己的業報,無論前世還是今生,所造諸業,皆會報應到自身,如此,便能造成眾生的不同。”
帝辰好奇道:“什麼又是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