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古斧終於成形,所有人都鬆了口氣,最關鍵的一步已經完成,剩下的就是後期一些修飾工作。
比如現在,以斧身為中心,不斷有空間反複破碎重組,再外層的空間也在不斷震動,顯得極不穩定。
斧的力量鋒芒畢露,得將力量內斂,才方便使用。
又過了一個多月,爐火熄滅,長達兩百年的煉製終於結束,一柄長達三千丈的巨斧,自爐中緩緩飛出。
然後,伏羲伸手一招,巨斧漸漸縮小,落入手中中,已經隻有一丈二尺長。
這斧子造型古樸,整體呈黑白兩色,表麵有各種符文若隱若現,散發出五色毫光,境界低了,都看不清楚。
這時,忽聽得“哢嚓”聲連續響起,天地大洪爐表麵的神像紛紛碎裂,須臾便連帶整個爐子也開始解體。
平心娘娘將承天劍一指,洪爐的碎片、煙塵紛紛向內坍塌,最終化作一座千丈高山。
趙朗心裡在滴血,就為了建這爐子,花了他三百年時間,還花了人族整整一百年的收入,結果卻是一次性的!
當然,應該也沒什麼東西,再需要用這麼大的爐子煉製了。而且,盤古斧既然煉成,也就不算浪費了。
所有參與煉製的人員,都被下了禁口咒,嚴禁將盤古斧的問世泄露出去,想說也說不出去。
離停戰協議結束,已經隻有幾年時間了,戰爭即將重啟,天庭已經在開始加緊調兵。
天牧草原、堂庭山、十萬大山,都增配了兵力,但哪裡是天庭的主攻方向還未可知。
得益於毗沙門在西洲的努力,妖族這些年兵力大增,以前算上黑龍的水族大軍,也不過兩百多萬。現在,單隻須彌山,就能隨時組織起五百萬大軍。
但帝辰深知,兵貴精而不在多,洪荒就這麼大,真的把幾百萬大軍放在一處,反而會因為擁擠發揮不了作用。
因此,帝辰在須彌山優中選優,將天、龍、伽樓羅、修羅、緊那羅、乾達婆、摩睺羅伽七部,組成了一支兩百萬人的混編精銳。
然後把這支精銳調往九重天,由帝辰親自統率,帝釋天為副帥。
各部的龍王、伽樓羅王、修羅王、摩睺羅伽王為麾下大將。
一旦開戰,帝辰會根據戰況調動部隊,直接用混沌鐘打開天門,隨時投放部隊。
毗沙門等四王天眾,還要主持天龍城業務,為前線提供後勤支持,因此帝辰暫時沒動用他們,隻讓他們待命。
人族這邊也在加緊備戰,十二祖巫齊聚函夏,有帝江在,可以隨時支援各方。
同時,地府的大軍也被趙朗調動起來,主要是分為兩部:一部是太山的薑顯,他手上有三百萬大軍,由他率領十二藥叉將開赴雍州與冀州,太山府的事務,交由溫瓊處理。
另一部是酆都大帝手下的兩百萬大軍,這部分由八大將率領,平時在地府訓練。趙朗命八大將之一的散脂為主將,率軍前往東洲,隨時支援執明城。
幽都之戰後,人族在幽都築執明城,兩千多年來,士兵換了一輪又一輪,雖每年消耗巨大,但依然固守。
眼看停戰協議即將到期,伏羲等人經過分析,認為天庭首先要拿下的,肯定是幽都。
因為北洲目前其實是被人族從東、南、北三個方向包圍,一旦開戰,會非常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