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此時此刻身處朱雀關的統帥——鎮南侯衛軍正麵對著一個艱難的抉擇。
擺在他麵前的,是來自幽峽城、巫峽城以及冥峽城這三座城池的守城將領們送來的一封封緊急求援信。
每一封信都仿佛承載著無數生命的呼喊與期盼,但鎮南侯衛軍卻隻能無奈地搖搖頭,然後將這些信件默默地壓在了案頭之下。
因為他深知自己的老對手——大楚皇朝北境的統帥項武尚未動用其手中掌握的精銳兵力。
若是此刻貿然派出朱雀關中大批的精銳部隊前往支援三峽城,一旦有所閃失,致使這批精銳力量遭受重創乃至覆滅,那麼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要知道,朱雀關乃是大蕭皇朝南部邊境的重要屏障,如果失去了足夠強大的軍事防禦力量,這座雄關很有可能會再度淪陷於敵手。
到那時,不僅他鎮南侯衛軍將會成為南境萬千百姓眼中的千古罪人,更無顏麵對大蕭皇朝陛下對他的那份沉甸甸的信任。
想到此處,鎮南侯衛軍不禁長歎一聲:“哎!”
其實並非他不想施以援手拯救三峽城,實在是形勢逼人啊。
眼下那些正在瘋狂猛攻三峽城的敵軍不過是大楚北境的地方軍隊而已,真正的精銳之師仍按兵不動。
反觀大蕭皇朝南境這邊,雖然也調遣了地方軍隊前來增援,但由於下達軍令時稍有延誤,導致相當一部分地方軍隊尚在匆忙趕路途中未能及時抵達朱雀關。
而已經抵達此地的大部分地方軍隊,則多被當地的世家大族和各個宗派勢力當作充數之用。
這些所謂的士兵要麼是年老體弱之輩,要麼便是被強征入伍的貧苦之人,戰鬥力著實令人堪憂。
能夠被拉去守城的兵力更是稀少。
此刻,他手中著實已無多餘的兵力可以派遣前去支援。
眼睜睜看著自己手下那些英勇無畏的兵士們如割麥子一般,一個接一個地倒在血泊之中,身為鎮南侯衛軍的他卻隻能心急如焚、束手無策。
在那寬敞而略顯沉悶的書房裡,他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般,焦慮不安地來回踱步。
每一步都仿佛承載著千斤重擔,使得腳下的木地板發出輕微的嘎吱聲。
終於,經過一番苦苦思索和內心掙紮之後,
他似乎下定了某個重大的決心。隻見他猛地轉身,
大步流星地回到那張堆滿文房四寶和軍事地圖的書案前,
伸手一把抓起桌上的毛筆,飽蘸濃墨後毫不猶豫地揮毫疾書起來。
不一會兒功夫,三份書信便躍然紙上。
接著,他又從抽屜裡取出自己大印,穩穩當當地蓋在了信封之上。
完成這些動作後,他抬起頭來,目光落在了一直守候在身旁的大兒子衛武義身上。
鎮南侯衛軍緩緩開口說道:“傳為父的軍令下去,讓前來支援的南境地方軍隊立刻分為三批,分彆火速趕往三峽城的三個重要城池鎮守。
哼!哪怕隻是一群酒囊飯袋之輩,也要將他們身上最後的一絲價值全部壓榨出來。
隻要能為三峽城多抵擋住大楚軍隊哪怕僅僅是一絲絲的進攻時間,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此乃萬般無奈之下的權宜之計!”
衛武義聞聽此言,連忙恭恭敬敬地抱拳應道:
“父親大人放心!兒子明白其中利害關係,定當速速將您的軍令傳達至各處。”
話音未落,他便腳步匆匆地退出了書房……
.....
畫麵猛然一轉,鏡頭迅速拉回至繁華熱鬨的大蕭都城。
這座城市作為大蕭皇朝的政治與經濟中心,雲集著眾多實力強大的勢力和底蘊深厚的世家大族。
而就在近日,有關南境局勢的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一般,飛速地傳遍了整個都城。
無論是那些聲名顯赫的大家族,還是盤踞一方的大小勢力,或多或少都聽聞了這些來自南境的訊息。
特彆是那幾位對皇位虎視眈眈的皇子們,更是對此高度關注。
他們原本以為南境隻是偶有波瀾,但萬萬沒想到那裡的形勢竟已嚴峻到這般地步——南境臨時統帥府居然直接抽調了足足三分之一的地方軍隊前往朱雀關增援。
要知道,這樣大規模的軍事調動,想要完全隱瞞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此時此刻,這些皇子們心中暗自慶幸,還好當初自己明智地沒有去主動攬下這顆燙手的山芋,
否則如今深陷泥潭的恐怕就是自己了。
而在宏偉壯麗的皇宮深處,一座莊嚴肅穆的上書殿內,
身著黃龍袍、端坐於高高在上的龍椅之上的皇帝蕭玉龍,
正神情專注地翻閱著由密諜司剛剛呈遞上來的情報奏折。
當他看到其中關於自己心愛的兒子凡兒在南境所頒布的兩道軍令時,眼中不禁閃過一絲讚賞之意。
不僅如此,凡兒還當機立斷地派遣了朱雀軍精銳中的騎兵部隊,火速奔赴朱雀關予以支援。
對於凡兒能夠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便果敢地作出如此重大且正確的決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