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青雲禪寺
穿過山門,清雲禪寺的全貌徐徐展開。清晨的陽光穿透雲霧,為整座寺院鍍上一層金邊。
&34;清雲禪寺占地近百畝,&34;李工介紹道,&34;整體布局是&39;一軸三院&39;:中軸線上是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東院是禪修區,有禪房、茶室、竹林;西院是生活區,有齋堂、客堂、花園。&34;
天王殿古樸莊嚴,四大天王像巍然而立。殿前香爐中升起嫋嫋青煙,與晨霧交織,更添幾分禪意。兩側的回廊通向東西兩院,雕梁畫棟間點綴著精美的佛教壁畫。
大雄寶殿金碧輝煌,殿內供奉著三世佛像。陽光透過窗欞灑落,佛像金身閃爍著柔和的光芒。殿頂的琉璃瓦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飛簷翹角間掛著金鈴,隨風發出清脆的聲響。
&34;但這些都不是最震撼的,&34;李工神秘地笑道,&34;請隨我來。&34;
穿過大雄寶殿後的回廊,眼前豁然開朗。一尊巨大的釋迦牟尼佛像巍然矗立在懸崖邊上,通體金身,高達88米。
&34;這尊大佛比樂山大佛還要高17米,&34;李工自豪地說,&34;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釋迦牟尼佛像。佛像采用特殊合金鑄造,表麵鍍金,在陽光下熠熠生輝。&34;
佛像神態莊嚴慈祥,右手施無畏印,左手結禪定印,端坐在蓮花寶座之上。佛像背靠懸崖,麵向玉海,仿佛在守護著這片山水。
&34;最特彆的是,&34;李工指著佛像,&34;我們在佛像內部設計了觀景台。遊客可以乘電梯到達佛首位置,透過佛眼俯瞰整個玉海天宮。那裡的視野,比雲中闕還要開闊。&34;
清晨的陽光正好照在佛像金身上,反射出萬道金光。雲霧繚繞間,大佛仿佛真的從天而降,莊嚴神聖。
&34;每到傍晚,佛像在夕陽映照下更是壯觀,&34;李工說,&34;我們還在佛像周圍安裝了特製的投影設備,晚上可以呈現&39;佛光&39;效果。月圓之夜,還能看到佛像與月光相映成輝的奇景。&34;
在大佛腳下,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廣場,可以容納上千人同時禮佛。廣場四周種滿了蓮花,此時正含苞待放。
&34;這些都是不謝蓮,&34;李工指著蓮池,&34;從春到冬都會開放。我們還在蓮池中安裝了水下燈光,晚上會很美。&34;
劉楚站在廣場中央,仰望這尊巨大的佛像,不由得生出一種渺小之感。這尊大佛不僅是一座雕像,更是整個玉海天宮的精神象征,讓遊客在遊玩之餘,也能感受到一份莊嚴與神聖。
&34;這尊佛像太過巨大,&34;劉楚皺眉道,&34;遊客一定會好奇它的來曆。畢竟這種規模的佛像,不可能是短時間內建造的。&34;
李工神秘地笑了笑:&34;園主,您看佛像表麵的這些細節。&34;
他打開平板,調出佛像的特寫照片:&34;我們在製作時就考慮到了這一點。整尊佛像都經過了特殊的做舊處理:
金身表麵有細微的風化痕跡
局部覆蓋著自然生長的青苔
蓮花座上有歲月留下的裂紋
表麵還有斑駁的雨水痕跡
這些細節都經過精心設計,讓佛像看起來像是經曆了上千年的風雨。&34;
&34;可是這種規模的佛像......&34;劉楚還是有些擔憂。
&34;這正是我們營銷的重點,&34;李工胸有成竹地說,&34;我們會這樣講述它的故事:
這尊佛像是在山體勘測時意外發現的。當時在進行地質勘探,發現山體內部有異常。經過專家考證,這是一尊唐代的摩崖石刻佛像,隻是年代久遠,大部分都被山體掩埋。
正是這個重大發現,才促使我們決定在這裡建造玉海天宮。我們對佛像進行了修複和保護,同時在周圍建造了禪寺,就是為了保護這份千年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