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導覽廣場上,近五千名選擇了“盛唐古城”的遊客,在二十五位“不良人”導覽員的指揮下,迅速而熟練地分成了二十五個整齊的小隊。
整個過程如行雲流水,高效得令人咋舌,絲毫沒有因為人數眾多而產生一絲混亂。
張小敬站在自己負責的第一隊遊客麵前,近兩百雙充滿期待的眼睛正注視著他。
他環視一圈,再次行了一個標準的叉手禮,清朗的聲音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各位郎君、小娘子,盛唐古城雖為新區,但距此地不遠,僅需步行約一刻鐘即可抵達。這段路,我們稱之為‘風雅序章’。”
他微微一笑,話語中帶著一絲引人入勝的神秘感:“它並非尋常路途,而是一條精心設計的園林步道,一步一景,處處皆有文章。請隨在下啟程,讓我們一同,在抵達長安之前,先領略一番這山水間的詩意。”
“風雅序章?連趕路都這麼有儀式感?”
“走走走!我倒要看看,這1.4公裡的路能玩出什麼花樣來!”
遊客們的好奇心被徹底點燃。隨著張小敬一聲“啟程”,二十五個小隊如同二十五條訓練有素的溪流,井然有序地彙入了一條寬闊的主步道,場麵蔚為壯觀。
步道開始緩緩收窄,蜿蜒著進入了一片茂密的翠竹林。
高大挺拔的竹子遮天蔽日,將外界的喧囂徹底隔絕。陽光被切割成一道道細碎而溫柔的光斑,灑在腳下的青石板路上。
空氣中,瞬間充滿了竹葉特有的清香和泥土的芬芳,和煦的春風穿林而過,竹葉隨之發出“沙沙”的交響,仿佛在低聲吟唱。
“哇……這感覺,太舒服了。”一位遊客忍不住閉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氣。
“你看路邊那個燈!”他的同伴指著路旁。
隻見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座造型古樸的石燈籠立在路邊,與周圍的景致融為一體。再往前走幾步,便能看到一個由山石和竹子搭建的休憩點,幾張仿竹節的石凳錯落有致,旁邊還有清澈的泉水從石縫中引出,彙入一個小小的石潭,供人洗手飲用。
走了約三百米,前方出現了一個岔路口,一條幽靜的小徑向著竹林更深處延伸。
張小敬適時地停下腳步,伸手指向那條小徑,對眾人介紹道:“各位請看,此條小徑可通往‘百鳥鳴澗’,那裡是園區內多種珍奇鳥類的棲息地,包括黃鸝、畫眉、相思鳥等。若有對禽鳥感興趣的遊客,遊覽完古城後,可循此路前往,聆聽一番那百鳥爭鳴的天籟之音。”
“什麼?這裡麵還藏著個鳥語林?”
“快記下來!等會兒從長安城出來,就去這兒!”
遊客們紛紛拿出手機,對著路牌一通拍照,心中對青瑤山莊的龐大與複雜,又多了一層全新的認知。
走出竹林,眼前的景象豁然開朗,所有人都被驚得停下了腳步。
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如同碧綠的絲帶,沿著步道蜿蜒流淌,發出悅耳的潺潺水聲。而在溪流的兩岸,竟是數百株開得正盛的桃樹。那如雲似霞的粉色桃花,在春風中輕輕搖曳,不時有花瓣悠悠飄落,掉在澄澈的水麵上,打著旋兒,隨波逐流而去。
一座精美的漢白玉拱橋橫跨溪上,橋下,成群的紅色、金色錦鯉追逐著落英,在水中劃出一道道優美的弧線。空氣中,滿是桃花淡雅的甜香和青草的清新。
“我的天……我不是在做夢吧?這地方……是真實存在的嗎?”一位年輕的女孩捂著嘴,一雙美目中寫滿了難以置信。
她身邊,一位扛著“長槍短炮”的攝影愛好者,已經激動得有些語無倫次,隻是嘴裡不斷念叨著“太美了……太美了……”,手中的快門則像機關槍一樣響個不停。
看著眾人如癡如醉的神情,張小敬微笑道:“此溪名為‘桃花溪’,此橋名為‘如意橋’。溪中錦鯉,寓意吉祥。各位不妨在橋上稍作停留,沾沾福氣,這春日裡的桃花流水,最是宜人不過。”
他的話語仿佛帶著魔力,讓遊客們原本急著趕路的心情,徹底地、心甘情願地放鬆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