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員阿昆那充滿誘惑力的提問,成功地在遊客隊伍中製造了一次友好而有趣的分流。
那一家六口的內部,就率先出現了一點小小的“分歧”。
“我要走密道!密道聽起來就很好玩!”小孫子幾乎是立刻就舉起了手,滿臉都寫著對冒險的渴望。
“我也要!我也要跟哥哥一起去探險!”小孫女緊緊抓著媽媽的衣角,生怕被落下。
媽媽和姥姥顯然更傾向於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笑著點頭同意。
而父親和爺爺,則對阿昆描述的另一種體驗更感興趣。
“我倒想先上去看看,”父親仰望著那宏偉建築的頂部輪廓,眼神中充滿了向往,“站得高才能看得遠,我想先看看,這‘獅王’的‘宮殿’,到底有多麼遼闊。”
爺爺也捋著胡須,讚同道:“沒錯,先俯瞰全局,再探尋細節,方為上策。”
最終,一家人笑著約定,分頭行動,在出口處彙合,再分享彼此的見聞。
與此同時,人群中一個背著專業單反相機、戴著鴨舌帽的年輕攝影師,沒有絲毫猶豫,徑直走向了通往上層看台的右側拱門。對於他而言,光線、構圖和開闊的視野,永遠是第一位的。
而剩下的大部分尋求新奇與刺激的年輕人,則都毫不意外地選擇了跟隨阿昆,滿懷期待地走向了那條通往地下的“王者密道”。
踏入密道,光線驟然一暗,一股來自地底的微涼氣息撲麵而來,將外界的喧囂與燥熱瞬間隔絕。
通道的牆壁是用不規則的、粗糙的仿天然岩石堆砌而成,上麵還帶著濕漉漉的“水汽”,每隔一段距離,才有一盞昏黃的古樸壁燈提供著有限的照明。遊客們的腳步聲在幽深的通道中回響,營造出一種深入古代遺跡探險的神秘氛圍。
那一家人中的小男孩緊緊拉著媽媽的手,一雙大眼睛好奇地四處打量,壓低了聲音,興奮地問:“媽媽,我們是要去獅子王的寶庫了嗎?”
媽媽笑著摸了摸他的頭:“也許吧,我們去看看就知道了。”
沿著向下的坡道走了約莫二三十米,前方開始有明亮的光線傳來,空間也隨之豁然開朗。
遊客們發現,他們竟來到了一個完全位於地下的圓形小廣場。
這裡仿佛一個被掏空的山腹,穹頂很高,中央擺放著幾張由原木和石頭打造的休息桌椅。而最令人驚奇的是,在周圍的岩壁之中,竟真的“挖掘”出了兩家裝修風格與環境融為一體的店鋪。
左手邊是一家紀念品店,招牌是用烙印在原木上的字體寫的——“雄獅寶庫”。透過明亮的櫥窗,可以看到裡麵琳琅滿目的商品,從印著雄獅頭像的t恤,到造型各異的木雕,再到憨態可掬的毛絨玩偶。
櫥窗最中央,擺放著一頭與真實幼獅等身大小的超仿真玩偶,那逼真的眼神和柔軟的皮毛,瞬間就吸引了所有孩子的目光。
右手邊則是一家飲品店——“甘泉綠洲”。它的店麵被巧妙地設計成了一處從岩壁縫隙中湧出清泉的造型,流水潺潺,吧台就設在“泉眼”之下,專門售賣純淨水和鮮榨果汁,為深入“地心”的遊客提供一絲清涼。
就在“密道組”的遊客為這地底的彆有洞天而驚歎時,“看台組”的遊客們,也正經曆著另一種截然不同的震撼。
父親和爺爺,還有那位年輕的攝影師,一同踏入了右側的拱門。
與密道的幽深截然相反,這裡是一條極為寬闊、盤旋而上的緩坡步道。步道的外側幾乎沒有遮擋,可以儘情地仰視“鬥獸場”內部那恢弘的建築結構。
陽光從穹頂的縫隙中灑落,在巨大的石柱上映照出帶著獅子圖案,若隱若現的迷蒙光影,那種巨石、天空與光線交織出的壯麗與史詩感,讓每一步都仿佛行走在通往神域的天梯之上。
當他們最終抵達上層看台時,視野在瞬間被徹底打開。
這是一個巨大的、半露天的環形空間,地麵鋪著防滑的深色石板,邊緣處設置著流線型的石質長椅和用粗壯原木搭建的遮陽棚。
父親和爺爺快步走到最前方的安全護欄邊,憑欄遠望。
隻一眼,兩人便被眼前的景象徹底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