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啦——”孩子們拖長了聲音回答,但那閃爍的眼神裡,顯然對“域外戲言”比對“恭謹聆聽”更感興趣。
課程還在繼續。
徐夫子又講到“冬則溫,夏則凊”。
他提問:“哪位小娘子能說說,這是何意?”
一個穿著粉色襦裙,梳著兩個可愛發髻的小女孩舉起了手。
“李小娘子,你來說。”
“夫子,”小女孩站起來,聲音甜糯,“就是冬天要讓爸爸媽媽暖和,夏天要讓他們涼快。我知道!冬天可以開暖氣,夏天可以開空調!還可以給媽媽買哈根達斯!”
這個回答,顯然比剛才的“王者榮耀”要靠譜得多,也溫馨得多。
徐夫子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連連點頭:“善!此言甚善!雖器物不同,其孝心一也。李小娘子,坐。”
窗外的李媽媽,臉上露出了驕傲的笑容,手機鏡頭對準女兒,滿滿的都是愛意。
一個小時的“大唐啟蒙課”就在這樣時而滑稽、時而溫馨的氣氛中進行著。孩子們從最初的好奇和拘謹,到後來的徹底放飛自我,用他們天馬行空的現代思維,不斷衝擊著這位“古代夫子”的知識體係。
他們會問“為什麼不能用電腦查字典”,會討論“李白和杜甫誰的粉絲更多”,甚至還有一個孩子認真地建議夫子,應該開一個直播間,讓更多人來聽他講課,禮物肯定刷得飛起。
麵對這些千奇百怪的問題,徐夫子總能以他那半文半白的語言,巧妙地化解,時而引經據典,時而又用一種符合邏輯的、古人的視角來解釋,把一場古代文化課,變成了一場彆開生麵的跨時空思想碰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課程的最後,是描紅環節。
每個孩子都拿到了一張印有《靜夜思》的宣紙,他們需要用毛筆蘸著墨,一筆一劃地在紅色的字跡上進行描摹。
這一次,沒有孩子再調皮。
他們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握著對於他們來說還有些笨拙的毛筆,認真地對著宣紙上的每一個筆畫。有的孩子把墨汁滴到了紙上,急得快要哭出來;有的孩子則寫得有模有樣,引來徐夫子的一聲稱讚。
陽光透過雕花的窗欞,灑在孩子們專注的小臉上,也照亮了他們筆下那一個個傳承千年的方塊字。
窗外,原本充滿歡笑的家長們,此刻也都安靜了下來。他們靜靜地看著這一幕,看著自己的孩子,穿著古人的衣服,用著古人的文具,書寫著古人的詩篇。
那一瞬間,一種奇妙的感動湧上心頭。
這不僅僅是一場遊戲,一次體驗。更是是一種文化的浸潤,一種血脈的連接。
“哢嚓。”一位父親按下了快門,將這幅畫麵定格。他輕聲對身旁的妻子說:“這張照片得洗出來,好好存著。等他長大了,告訴他,他的童年,曾經真實地觸摸過大唐的風雅。”
悠揚的下課鐘聲響起,孩子們歡呼著衝出學堂,撲向各自的父母,嘰嘰喳喳地分享著剛才的趣事。
而那間小小的私塾裡,朗朗的讀書聲仿佛還未散去,與崇仁坊裡傳來的車馬聲、叫賣聲、絲竹聲融為一體,共同譜寫著這盛世長安的繁華樂章,連接著過去與現在,也連接著每一顆被深深打動的心。
喜歡開局成園長,我的動物們都成精了請大家收藏:()開局成園長,我的動物們都成精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