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楚聞言,隻是淡然一笑,仿佛早已習慣了世間所有的讚譽。他對著眼前這群已然“脫胎換骨”的專家們拱了拱手,聲音溫潤如玉:“諸位先生,這身行頭,倒是比方才那身‘奇裝異服’,要順眼多了。”
一句玩笑話,瞬間打破了那略顯凝滯的氣氛。
“哈哈哈哈!”
專家們撫掌大笑,之前那份學者式的矜持,在換上這身寬袍大袖之後,仿佛也被一同脫了下來。
“劉園長此言差矣,”李敬同教授捋著並不存在的胡須,一本正經地說道,“我等今日,方是‘撥亂反正’,重歸了‘正朔’啊!”
“正是!正是!”
“走走走,同去!同去!”
一行人笑著、鬨著,如同參加一場盛大的雅集,浩浩蕩蕩地走出了錦繡坊。
當這支由十幾位氣質非凡的“古人”組成的隊伍,再次出現在江南風情街那古樸的青石板路上時,瞬間便成了整條街上,最引人注目的一道風景。
過往的遊客們,無不紛紛側目,眼神中充滿了驚奇與欣賞。
“哇!快看那邊!那些老爺爺是npc嗎?氣質也太好了吧!”
“不像啊,我剛才好像看到他們是從漢服店裡出來的。我的天,這是什麼神仙老年團啊!也太會玩了吧!”
而專家們,此刻卻早已將周圍的目光拋諸腦後。他們的全部心神,都被眼前這幅活色生香的江南畫卷,給徹底吸引了。
換了一身衣裳,仿佛也換了一種心境。
再次行走在這條街上,他們的感覺,截然不同。
腳下的石子路,不再是冰冷的建築材料,而是帶著曆史溫度的歸途。身旁那潺潺流淌的小河,仿佛也唱起了吳儂軟語的歌謠。兩岸的粉牆黛瓦,在他們眼中,不再是單純的景觀,而是一個個充滿了生活氣息的、真實的“家”。
“哎……”一位專攻詩詞格律的老教授,在一座小巧的石拱橋上停下了腳步。
他憑欄而立,看著橋下緩緩流淌的碧水,看著兩岸依依拂水的垂柳,看著遠處那被夕陽染上了一層暖色的馬頭牆,眼神中,滿是沉醉。
許久之後,他竟真的,搖頭晃腦地,吟誦了起來。
“小橋流水人家近,古道西風瘦馬無。一行白鷺上青天……呃,不對不對。”
他念到一半,似乎覺得意境不對,又自己把自己給否定了。
“哈哈哈!”他身旁的一位同僚,拍著他的肩膀大笑道,“老錢,你這是魔怔了!咱們腳下這,可是活水,哪來的‘古道西風’?我看你啊,是‘春風得意馬蹄疾’才對!”
“非也,非也。”被稱作“老錢”的教授擺了擺手,他沉吟片刻,眼中精光一閃,竟真的,即興改了兩句。
“小橋流水人家近,畫船遊魚柳色蘇。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呃,牧童也不在此處。”
“哈哈哈哈!”
這番有趣的“現場作詩”,引得所有專家都撫掌大笑。就連劉楚,都忍不住莞爾。
他看著這些平均年齡超過六十歲的國寶級泰鬥們,此刻,卻像是一群第一次出遊的學子,為了一個對仗,一句平仄,爭得不亦樂乎。
那份發自內心的、純粹的快樂,是如此的富有感染力。
一行人就這麼走著,吟著,笑著,鬨著,重新回到了“湖畔居”的門前。
這一次,當他們再次踏入那座酒樓時,迎接他們的,是滿堂食客,那更為驚豔與好奇的目光。
夥計們也是人精,一眼便看出這群“老先生”,絕非尋常遊客。為首的管事更是親自迎了出來,將他們引至了二樓一處早已備好的、視野最佳的臨湖雅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