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楚的辦公室裡,那幅由《滄海月明》圖紙所構建、充滿了神話色彩的水下世界全息投影,還在緩緩地旋轉著。
那頭巨大的座頭鯨,正用它那如同深淵般的眼睛,安靜地凝視著這位即將創造它的“造物主”。
劉楚沉浸在這宏偉的藍圖之中,思緒萬千。
‘滄海月明’是個超級工程,光是水體生態的構建就需要漫長的時間,不急於一時。
倒是現在,山莊的聲望和客流量都已經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頂點,而“青瑤勝境”的建設也才剛剛開始。
或許……是時候,把那個被擱置了許久的計劃,正式提上日程了。
他心中一動,對著空氣下達了指令。
眼前的“水下龍宮”瞬間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另一個早已被他存檔許久的、關於“長期旅居”的係統文件。
係統高效地將“旅居小鎮”、“梅蘭竹菊四穀”和“徽派院落”三個備選方案的全息投影,再次呈現在他麵前。
‘旅居小鎮’,現代簡約風格,雖然配套齊全,但太“普通”了,與山莊目前那“一步一世界”的極致沉浸感格格不入,pass。
‘梅蘭竹菊四穀’,雖然極儘奢華與風雅,但定位太高,受眾麵過窄,而且與靈墟秘境那種避世修仙的風格有些重疊,格局小了,pass。
劉楚的目光,最終鎖定在了第三個方案上。
那是一片連綿的、充滿了人間煙火氣的徽派建築群落。青磚黛瓦,粉牆馬頭,一條小溪從村落中蜿蜒穿過,溪邊還點綴著古樸的石橋與浣衣的青石板。
“這個‘徽派院落’……不錯。”他點了點頭。
青磚黛瓦,既有家的溫馨,又有中式的風骨。更重要的是,它那種“聚族而居”的院落式布局,天生就帶有一種社區的歸屬感。而且,月租製的模式也更為靈活,能滿足更多不同層次、不同需求的旅居客人。
他不再猶豫,對著係統,乾脆利落地下達了指令:“係統,就這個了。‘徽派院落’方案,立刻下單,開始在預留區域進行場域生成。”
【指令已接收。總消耗係統點數:3200萬點。正在執行……】
下單完畢,劉楚的心情卻並未完全放鬆。他的目光再次回到那巨大的園區總覽沙盤之上。
隨著“青瑤勝境”和這座“徽派旅居區”的加入,整個青瑤山莊的版圖,比最初,已經擴大了何止十倍。一個新的、也是更為棘手的問題,浮出水麵。
‘天河’地下軌道係統,雖然高效,但它的核心定位是‘快速轉運’。遊客從a點到b點,如同坐地鐵,錯過了太多沿途的風景。而且,隨著客流量激增至每日數十萬,‘天河’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高峰期甚至需要限流。
我們需要一套全新的、能讓遊客‘慢下來’的交通體係,作為對‘天河’的分流和補充。
他按下了桌上的內部通訊器,接通了工程部的內線。
“讓老李來我辦公室一趟。”
李工,是園區最早的一批元老級工程師,也是劉楚的老熟人了。
他一手負責了“天河”係統的鋪設與維護,是整個園區交通係統的“活地圖”。
不多時,穿著一身沾著些許油汙的工裝、頭發亂糟糟的李工,便推門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