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石頭即將啟靈送殯的緊張時刻,當棺材被緩緩抬出大院,孝子孝女們圍成一圈,哀悼著逝去的親人,突然間,人群中出現了一位異族婦女,她懷裡抱著一個孩子,顯得格外引人注目。這位婦女的裝扮與眾不同,她身著一身綴滿了銀色飾品的裙子,這些銀器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為這場莊重的送殯儀式增添了一抹奇異的色彩。她的服飾細節之處透露出一種獨特的風格,仿佛是古老傳說中走出的人物,她的存在讓整個場合顯得更加肅穆而神秘。最引人矚目的是,她懷裡抱著一個半歲大的嬰兒,左看右看前看後看,咋看都像張立岩。
她是摩梭族的姑娘阿芳,懷裡抱著的是她和張立岩生的兒子毛線,幾米外還站著毛線的舅舅,阿芳的哥哥阿強。
阿芳好不容易從一堆白色的孝子群裡找到張立岩,深情款款的對他說:“張先生,你的兒子張毛線要給他爺爺行拜祭大禮,算是認祖歸宗了。”
張立岩一瞬間愣在了原地,他完全沒有想到,阿芳會選擇在這個特定的時間點,帶著孩子出現在這裡,並且公開宣稱要認祖歸宗,這樣的行為比直接在臉上打一巴掌還要讓人感到尷尬和難堪。
阿芳在懷孕期間以及後來順利生下孩子的事情,張立岩是完全知情的。在孩子出生之前,他們之間就已經達成了一個明確的協議。根據這個協議,阿芳的孩子出生之後,將會由張立岩的哥哥阿強來負責撫養。作為父親的張立岩,需要按照他們當地的傳統習俗,每個月向阿強支付3000元人民幣作為孩子的撫養費和生活開銷。這樣的安排既考慮到了孩子的成長需要,也體現了雙方對於責任和義務的共同承擔。
昨天晚上,張立岩在給阿芳轉生活費的時候,不經意間說了一句:“我父親不幸離世了,家裡正在忙著處理喪事,請你在這幾天內不要給我打電話。”他這樣提醒阿芳,擔心阿芳在這個敏感時期給他打電話,可能會被秦琳無意中發現,這樣一來,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和誤會。
善良的阿芳不是這麼想的,她的思維習慣和天都市人不一樣。“張先生的父親去世,這是天大的事兒,我們毛線一定要去祭拜一下爺爺,算是儘到孝心。”她和哥哥阿強一商量,阿強也認為阿芳說的對,應該認祖歸宗,祭奠爺爺,才是通情達理的做法。他們完全沒有考慮到張立岩出軌犯錯,這些在內地社會中被視為極其忌諱的問題。他們隻是單純地想要順應事情的發展,做他們認為應該做的事情。於是,他們沒有猶豫,立刻購買了機票,飛往了天都市,直奔秦家溝張立岩的老家,準備參加祭拜儀式。
這件事情給張家帶來了極大的困擾,張家的成員們麵對這個複雜而微妙的問題,感到非常棘手,難以做出決定。如果留下那位母親和她的孩子,祭奠張石頭,某種意義上等同於張家公開承認了這位母親和她的孩子是張家的媳婦和張家的子孫。如果選擇將他們拒之門外,趕走他們,張家人的心裡又會感到非常不忍。畢竟,這位母親和她的孩子不遠千裡,跋涉了數千裡的路程,風塵仆仆地來到這裡,僅僅是為了能夠為張石頭進行一次祭奠,表達他們的哀思和孝心,而且在整個過程中,他們並沒有提出任何過分的要求。
張家成員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陷入了沉默。氣氛變得異常沉重,仿佛連空氣都凝固了。就連秦疙瘩這個祭祀客也犯難了。張立岩是他女婿,他犯下如此大錯,無疑是讓女兒難堪,自己尷尬的說不出話來。看到女兒在張石頭的棺材前痛哭流涕的秦琳,秦疙瘩竟然無語了。
張立岩眉頭緊鎖,意識到問題的複雜性和棘手性。一方麵,他的聲譽不能受到損害,另一方麵,他無法對那位母親和孩子對父親所展現的深情厚意視若無睹,這種情感的力量同樣讓他感到震撼和敬重。張立岩的內心深處正經曆著激烈的鬥爭,他感到進退維穀,不知如何解決這個難題,才能既不違背家族的原則,又不辜負那對母子的期望。
張金玲則是一臉冷漠,她並不認為這位母親和孩子有什麼值得同情的。在她看來,他們隻是來搗亂、來破壞張家安寧的。她想要開口說話,卻被張立岩的一個眼神製止了。
還是秦樺開了口,關鍵時刻救了場。她緩緩說道:“其他事兒暫時不要說那麼多,母女既然來了,就是客人,我們應該以禮相待。至於祭奠的事情,我們可以變通一下,讓他們先磕頭,不用上墳,在路邊默默地祭奠,不參與家族的正式儀式。這樣既不會壞了規矩,也不會傷了他們的心。”
秦樺的話語,宛如一泓清澈的泉水,緩緩地流淌在每個人焦躁不安的心田之中。她所提出的建議,不僅維護了家族的尊嚴和榮譽,同時也充分考慮到了那對母子之間的情感需求,表現出了既恰當又充滿關懷的智慧。
張立岩在聽到秦樺的提議之後,原本緊皺的眉頭逐漸放鬆開來,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了一絲讚賞的光芒。他深刻地認識到,秦樺所提出的方案確實是當前情況下最為理想的解決途徑。這個方案不僅能夠保持家族傳統的規矩不受破壞,同時也能確保那對母子得到他們應有的尊重和待遇。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秦琳聽到秦樺的話,停止了哭泣,抬頭望向秦樺,眼中充滿了感激。她知道,秦樺這是在為她和張石頭的兒子爭取一份尊嚴和體麵。
而張金玲則是一臉不甘,她本想借此機會好好教訓一下那對母子,讓他們知道張家的規矩不容侵犯。但秦樺的提議,卻讓她的計劃落空,她隻能暗暗咬牙,將不滿壓在心底。
王玉琴則是心中暗喜,她本以為這場風波會讓她在家族中的地位受到威脅,但秦樺的提議卻巧妙地化解了這場危機,讓她得以繼續維持自己在家族中的權威和地位。
眾人紛紛點頭,同意了秦樺的提議。那對母子也在秦樺的引領下,來到路邊,默默地祭奠著張石頭,他們的臉上寫滿了哀傷和敬意,仿佛在這一刻,所有的恩怨都化作了雲煙,隻剩下對逝者的無儘思念。
秦樺將自己身上的孝服脫下,溫柔地為阿芳披上,以示對逝者的尊重和對生者的關懷。隨後,他從張尾巴的頭上取下孝布,小心翼翼地戴在了張毛線的頭上,確保每一個細節都體現出對傳統的遵循和對儀式的重視。秦樺帶領著阿芳母子,三人一起按照古老的禮節,三拜六叩首,行了一套莊重而肅穆的孫子祭奠大禮,以表達對逝去親人的深切哀思和緬懷之情。
阿強也磕頭鞠躬行禮。
禮畢,秦樺站起身來,目光深邃地望向黑色的棺材,仿佛在與張石頭的靈魂進行著一場無聲的對話。她輕聲說道:“張叔,你放心,他們是張家的子孫,我會照顧好他們母子的。你的在天之靈,也要保佑我們張家平安順遂。”
阿芳和阿強聽後,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們知道,秦樺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他的話,如同春風拂麵,讓他們感受到了溫暖和希望。
王玉琴和鄭麗都來了,一直在前後忙活。他們儘管沒有提什麼條件,卻都把自己當做張家的媳婦張家的人。他們在一旁看著這一幕,心中暗自盤算:“這個張立岩真是太花了,居然跑到外地紅旗飄飄去了,而且還有了私生子,以後要找他算賬。”
看到秦樺此時站出來,給張立岩解圍,王玉琴和鄭麗心裡佩服的五體
阿芳和阿強靜靜地站在一旁。剛剛發生的一係列事情如同潮水般在他們心間湧動,就在這時,秦樺說出了那一番話,話語就像一道明亮的光,直直地照進了他們的心底。刹那間,一股暖流從心底緩緩湧起,那是一種被信任和關懷包裹著的感覺。他們心裡清楚得很,秦樺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極其值得信賴的人。她就像一座屹立不倒的大山,隻要她在,仿佛任何困難都能迎刃而解。她的話如同春天裡輕柔的微風拂過臉龐,那風裡帶著絲絲縷縷的溫暖和無儘的希望,讓阿芳和阿強原本有些沉重的心情變得輕鬆起來。
而另一邊,王玉琴和鄭麗一直在場地的前後忙活著。這兩個女人一來都把張家當作自己真正的家。雖然她們從未提及過任何條件,也從未想過從張家獲取什麼特殊的利益,但她們打心底裡把自己看作是張家的媳婦,完完全全就是張家的人了。她們在一旁靜靜地看著眼前發生的這一幕,眼睛裡閃爍著複雜的光芒,心中卻暗自思忖著:“這個張立岩,可真是太不像話了。居然跑到外地去沾花惹草,做出這種紅旗飄飄的事情,而且還傳出有了私生子,這可把張家的名聲都給玷汙了。哼,這筆賬可不能就這麼算了,以後一定要找他好好地算一算。”
這個看似有些尷尬又緊張的時刻,秦樺站了出來。王玉琴和鄭麗看到這一幕,心中對秦樺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簡直佩服得五體投地。她們在心裡默默地想著:“還是人家秦樺有格局。在這種時候,完全不顧及那些小節,這樣的舉動可不僅僅是簡單地給張立岩解圍,那是給了他最大的麵子啊。秦樺這一招可真是高明,這麼一來,他在家族中的威望肯定會大大提升,不僅贏得了家族眾人的心,更是進一步鞏固了他在家族裡的地位。”
想著想著,王玉琴和鄭麗像兩隻輕盈的小鹿,躡手躡腳地朝秦樺走去。她們的腳步輕得像羽毛,仿佛生怕踩碎了周圍的寧靜。走到秦樺身邊時,兩人的臉上很嚴肅的表情,那笑容好似夏日裡清涼的泉水,透著一股沁人心脾的親切。她們用清脆悅耳的聲音對秦樺說道:“秦樺,你今天的表現簡直太棒啦!張叔雖然已經去了天堂,但他要是知道你今天的所作所為,肯定會樂開花。不過,你也知道,張家可是大家族,家族裡的規矩那叫一個多。所以,認祖歸宗這件事可不能馬虎,咱們得好好商量商量,計劃計劃才行。”
秦樺看看兩人,很堅決的說:“現在最重要的是把五叔入土為安,其他的事兒等明天再說。”
王玉琪和鄭麗聽後,相視一笑,眼神中滿是對秦樺的喜愛和期待。
喜歡女處長的羅曼史請大家收藏:()女處長的羅曼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