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蒙古入侵_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4章 蒙古入侵(1 / 1)

正德元年臘月廿九,紫禁城內外張掛起明黃幡幔,乾清宮東暖殿簷下的冰棱被彩燈映成赤色,恍若一串串凝固的火焰。朱厚照盯著案頭邊報,探馬密報上「虜人攜火銃,形製類我朝舊器」的字跡被朱砂圈了三重,旁注潦草批著:「銃身雜紋,疑熔銅錢為料」。

「陛下,探馬回報,蒙古人火銃鏽跡斑駁,」張忠壓低聲音,靴底碾過金磚上的「工」字紋,「唯銃管刻有不明符號,似匠人隨手為之。」他腰間牛皮酒囊晃出輕響,那是用蒙古商隊的皮囊改製,此刻卻盛滿了山西匠人血書抄本。

朱厚照冷笑,指尖叩擊燧發裝置的銅製扳機——這枚扳機鑄自佛郎機炮殘片,內側刻著極小的「林」字。「十斤廢銅換一匹良馬,好生意啊。」他轉向張忠,龍袍下擺掃過禦案下的暗格,那裡藏著林夏的《南明史》,書頁間夾著「火器改良紀要」。「去查弘治朝工部廢銅流向,尤其是李賢經手的那筆。」

西直門外廢窯廠,王巧兒用銅角尺丈量炮管,竹筆夾在耳後,忽聞張忠轉述的「不明符號」,筆尖在泥模「工」字末筆頓出墨團。三年前她隨父在山西鑄炮,曾見工部將廢銃回爐,爐渣裡混著西域商隊的十字形銀飾——那是匠人偷賣廢銅時的「驗訖」標記,如今卻成了蒙古火銃的「番邦紋飾」。她去年秋天隨鐵錨會翻印的禦製《天工開物》「鑄炮篇」在圍裙裡沙沙作響,書中「火漆封印」圖示邊緣還留著她的批注。

「張公公,」她解下結霜的圍裙,露出裡襯的「鐵錨會」暗紋——錨紋周圍繡著細小的火銃紋樣,是劉娘娘上月所賜。「大同邊市曾有蒙商兜售「大明火銃」,槍管裡塞滿牛油防鏽。」她用鑿子劃過炮管內壁的螺旋紋,「那些符號不過是減重記號。《天工開物》說「銅料不驗,器必不精」,咱們該在炮管刻火漆印。」

乾清宮東暖殿內,劉娘娘對著永樂朝西洋進貢的琉璃鏡蹙眉,鏡背鑄的波斯文「光明」字樣在燭火下若隱若現。她將工部密檔「弘治十七年李賢貪墨廢銅」折成紙船,投入鎏金香爐——爐中燃燒的不僅是密檔,還有去年中秋朱厚照賞賜的「火德星君」香餅。「八千斤廢銅,能鑄多少火銃?」她赤金炮墜輕晃,映出案頭未封的《匠戶考成草案》,裡麵夾著她昨夜用朱砂批注的「分籍而治」方案。

王巧兒踏入殿內,福身時銅簪上的鐵錨紋與飄飛的紙灰交疊。朱厚照遞過禦筆春聯「火德開新運,匠心鑄太平」,「火」字四點底刻意描成火繩形狀,最後一點拖出細鉤,恰似燧發裝置的扳機。「巧兒,蒙古人用咱們的廢銅鑄銃,你說該如何根治?」

「陛下,」王巧兒輕撫紅衣大炮模型,炮耳處的「工」字刻痕猶新,那是她昨日用鑿子親手鑿刻。「去年秋天翻印的《天工開物》裡,成祖爺命匠人「每銃刻工名,烙火漆印」,如今咱們可仿此法,在炮管刻「尚工監」火漆印,杜絕廢銅外流。」她頓了頓,指尖無意識地摩挲圍裙口袋,那裡藏著朱厚照秘賜的「番邦火器圖譜」殘頁。

劉娘娘忽然開口:「本宮讓人在暖爐袋裡縫了火漆塊,」她指了指王巧兒腰間,錦緞暖爐袋上繡著微小的錨紋,「暖爐燒熱即可取漆封印,比去庫房領漆快三倍。」她望向窗外的雪景,琉璃瓦上的積雪被宮燈染成暗紅,像極了紅衣大炮的朱漆。「蒙古人想要咱們的銅,先過本宮這道火漆關。」

戌時初刻,楊廷和捧著《匠戶考成草案》穿過金水橋,靴底碾碎的冰棱聲與心中焦慮共振。他昨夜親查工部庫房,發現弘治朝廢銃銷毀記錄多有塗改,「李賢」之名旁用朱砂批注:「外流銅料,罪當斬」——那朱砂是他長子楊慎所贈,此刻卻灼得他指尖發燙。

「陛下,」他長揖及地,白須垂至春聯「匠心鑄太平」的「心」字,笏板邊緣的竹紋被磨得發亮,「老臣查得,廢銅多經番商倒手,流入蒙古。」他呈上鏽蝕的火銃殘件,槍管汙漬間隱約可見模糊刻痕,散發酸腐氣息。

朱厚照拍案而起,震得燧發裝置跌落——那裝置在金磚上滾出弧線,最終停在王巧兒腳邊。「內賊不除,火器難精!楊首輔,匠戶考成草案加一條:匠人逃亡者,家眷入官營窯廠服苦役!」

楊廷和望向王巧兒,見她正用墨鬥核計銅料配比,袖口墨漬染成暗褐,恰似火銃炸膛的血痕。那些墨鬥線繩上纏著鐵錨會的「工」字暗號。「陛下,」他緩聲道,「老臣建議在軍器局下設「銅料辨驗所」,令巧兒姑娘編《銅料火試圖譜》,凡銅料必驗成色——如此,可斷外流之路。」

王巧兒抬頭,銅簪在燭火下泛著冷光,簪頭鐵錨紋與劉娘娘的赤金炮墜遙遙相對。「楊首輔,民女可製「辨銅火漆印」,赤金銅印「工」字,青金印「十」字,白銅印「工十」雜紋。」她從圍裙摸出火漆樣本,在燭火上熔成液滴,硫磺氣味混著鬆煙墨香,「印泥摻硫磺,火試時冒青煙者為廢銅。《天工開物》「五金篇」說「火試辨銅,猶如明鏡照奸」,正是此理。」

子時將至,王巧兒回到廢窯廠。新鑄的紅衣大炮在爐中暗紅如炭,炮身上「尚工監」火漆印泛著微光,與她銅簪上的鐵錨紋相映成趣。她摸出劉娘娘送的錦襪,裡麵掉出半塊蜜棗和火漆塊,蜜漬在紙條上暈開暖色:「已著張忠封了大同私銅路,巧兒安心驗銅。」紙條背麵還有行小字:「炮成之日,本宮親來掛紅。」

雪粒子撲在「火德開新運」的春聯上,「運」字走之底被風吹得卷邊,像極了紅衣大炮的炮口。王巧兒握緊銅角尺,在炮管刻下最後一道螺旋紋——這一次,每一寸銅料都將刻上匠人的尊嚴,每一道火漆印都將成為內賊的枷鎖,而她手中的火銃,終將讓劫掠者明白:大明的廢銅,也能鑄成他們永遠無法穿透的壁壘。

遠處傳來五更梆子聲,乾清宮方向騰起璀璨煙花。王巧兒望向紫禁城,見東暖殿的燭火仍亮如白晝,映出兩個人影——一個戴著鐵錨形耳墜,一個袖口閃著火銃微光。她忽然想起《天工開物》序言裡的話:「工者,天下之大勢也。」或許,這個除夕,就是大勢初起之時。

喜歡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請大家收藏:()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全家圍著綠茶轉,薄少偷聽我心聲後殺瘋 離婚了才動心,傅總雨夜跪求複合 萬獸歸昭 和他的不正常交易 大明:洪武帝的崩潰瞬間 重生文裡的炮灰學渣路人甲 嫂子,我真是神帝 我演個九千歲,你們說我真閹了? 天眼鑒寶:古玩奇行 鎮天神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