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景王日常_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57章 景王日常(1 / 1)

工器三十一年夏,蟬鳴聲中,東瀛工器媽祖祠的青銅風鈴正以黃鐘律十五轉振動。景王朱載錤身著工禾紋朝服,袖中藏著巧太妃遺留的驗鉛石,與和子並肩立於祠內。殿中供奉的巧太妃銀像手持鄭和寶船模型,底座刻著「工器如舟,民力如水」的遺訓,供桌上擺著咖啡渣炭雕成的錨鏈紋供品。

朱工子扶著丈夫伊輝宗的手臂步入,盲眼上蒙著防鉛紗巾,腕間銀鐲輕響與祠內信標塔共振。「母親若見今日之景,」她指尖撫過供桌邊緣的僅寸許寬的櫻花紋,「必說東瀛地脈已係上漢家錨鏈。」伊輝宗點頭,腰間懸掛的鶴鳴預警器外殼已改鑄工禾紋,唯有頂端保留極小鶴羽雕飾——那是陸奧大名、伊輝宗之父伊政宗特準的「遺韻」。

興王朱載坖姍姍來遲,薩摩式防鉛甲胄內襯隱約可見佛郎機水晶透鏡反光。景王瞥了眼他袖口的火山灰滲碳紋路,不動聲色道:「叔父的甲胄又改良了?」興王笑道:「怎及賢侄的聲紋全息投影,江戶城防如今連飛鳥振翅都能顯影。」兩人相視一笑,目光同時落在祠外玩耍的孩童身上。

毛輝元——毛福子的父親、景王的嶽父——帶著九歲的外孫朱工業走來,小家夥攥著枚工禾紋銅哨跑得滿臉通紅:「外祖父快看!伊寧妹妹說這哨子能喚來神戶港的信鴿!」毛輝元彎腰替他整理衣襟,指尖劃過外孫衣襟上的錨鏈紋刺繡:「那是巧太妃傳下的聲紋信器,須得用《關雎》韻律吹奏。」朱工業似懂非懂,卻已將銅哨塞進嘴裡,吹出不成調的顫音,惹得遠處的細忠興之女朱寧咯咯直笑——細忠興乃細伽羅之父、景王另一嶽父,此刻正含笑望著外孫女。

和子親自引細忠興入席,後者捧著女兒細伽羅新製的「漢漆三重障」漆器禮盒:「此盒用奈良火山灰調漆,內襯工禾紋銀箔,可保香料三年不潮。」和子微笑接過,目光落在朱寧發間的工禾紋銀蝶——那是外祖母細伽羅仿照巧太妃銀鐲所製,櫻花紋僅作點綴。

宴席設在媽祖祠後殿,漢式宮燈投下暖光,餐桌上擺著改良的東瀛料理:防鉛橡膠包裹的生魚片、咖啡渣炭烘焙的和果子。朱工業與朱寧趴在桌下玩「聲紋猜物」,前者敲擊銅碗,後者僅憑震動判斷碗中物件,清脆的笑聲混著黃鐘律編鐘的背景音樂。「業兒輕點,」毛輝元笑著提醒外孫,「彆驚了巧太妃祠的地脈共鳴。」

「工兒與寧兒該入學了。」景王呷了口用聲紋澄清的清酒,望向和子,「太學盲匠係新製了觸感星圖教具,可讓業兒試試。」和子點頭,替朱工業擦去嘴角的糖霜:「巧太妃在時總說,匠魂不分眼明眼盲,隻在掌心紋路。」伊輝宗聞言,伸手輕觸朱工子腕間的銀鐲,那裡刻著巧太妃的手書「匠」字——那是嶽母留給女兒的婚訊信物。

興王忽然舉起酒杯:「敬巧太妃,敬漢家工器如星落四海。」眾人紛紛起身,朱工業與朱寧也有樣學樣,舉著果汁杯相撞。窗外,神戶港的信標塔亮起,工禾紋光影與富士山方向的鶴鳴預警器綠光交相輝映,恰似巧太妃當年說的「工器之輝,普及惠民」。

宴席尾聲,朱寧將一枚櫻花貝塞進朱工業掌心:「這是外祖父帶我撿的聲紋螺,能聽見潮水唱《擊壤歌》。」朱工業鄭重其事地收進錦囊,又掏出塊橡膠人偶:「這是南京太學外祖公送的工器小人,會跳《無衣》戰舞!」兩個孩子的笑聲中,景王與和子對視一眼,窗外的蟬鳴忽然變得異常清晰,與祠內的蒸汽鐘共同譜出黃鐘律的溫馨和弦——那是巧太妃在天之靈,正以聲波為弦,為這跨越血緣的工器之家輕奏讚歌。

喜歡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請大家收藏:()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重生1983:輟學後,我成時代首富 弟媳成了他媳婦,冷麵糙漢心慌了 嬌軟雌性有空間,每天深陷修羅場 穿越六零當軍嫂 道祖重生:都市仙途之混沌主宰 搶我保送名額,我轉學你哭什麼 修煉時代守護者 國家幫我壟斷 額寶的不妙冒險 一世符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