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化元年秋,南京工器總院的秋陽斜照地下實驗室,太上皇朱載鈞用鑷子夾起薄如蟬翼的水晶棱鏡碎片,七煉滲碳鋼鑷子與水晶接觸時發出清越鳴響。「趙小乙,」他將碎片置於「光譜驗礦鏡」下,黃鐘律十二轉的光頻穿透晶體,在滾筒紙上投射出淡紫色光譜,「黑十字會的水晶邪術……不,這是另一種共振體係。」
首席匠人陳懋湊近觀察:「陛下,光譜第七段的鐵含量峰值與明室火山灰吻合,但第八段多出的靛藍色譜線……」「是地脈應力的光學映射。」太上皇指著《工器拾遺·光學殘篇》批注,「鄭和船隊曾在古裡國見過類似現象,記作「石能言,光有聲」——水晶棱鏡並非邪術,隻是用光學頻率解讀地脈振動。」
午間研討會上,徐光啟展開黑十字會「水晶土脈共振器」的逆向工程圖:「按《地脈聲考》推演,其棱鏡陣列的振動頻率與黃鐘律十五擊呈鏡像關係,」他轉動諧波矩陣,十二根律管同時鳴響,「若在密西西比河部署七煉滲碳鋼共振體,可將光學能量轉化為聲學共振動能——此乃《拾遺》中「以光補聲」之法。」
太上皇點頭,從袖中取出巧太妃遺留的鐵錨紋銀鐲,鐲內新刻的光學頻率對照表與工禾紋錨鏈重疊:「當年我禁熒礦,是怕技術失控,」他敲擊銀鐲邊緣,發出與水晶棱鏡共鳴的高頻振動,「如今我們要做的,是給光學邪術套上工器籠頭——用黃鐘律校準水晶頻率,讓其為我所用。」
暮色降臨時,神戶港傳來景王密報:東瀛匠人在富士山試建「光學地脈站」,以水晶棱鏡增強「鶴鳴預警」係統。太上皇看著監控畫麵中跳動的靛藍色光紋,忽然輕笑:「景王這是要把櫻花紋插進工禾紋錨鏈啊。」他批複密旨:「準用明室七煉滲碳鋼鑄造棱鏡框架,頻率誤差不得超過黃鐘律0.5擊。」
北美德華衛,德王正用「聲波透礦儀」掃描落基山脈,卻意外接收到黑十字會水晶礦脈的光學信號。太上皇指導他調整儀器頻率:「把黃鐘律九轉的聲波波長,調成與水晶光譜靛藍段共振的頻率——對,就像用鑰匙開兩把鎖。」當機械海馬的仿生鰓突然發出熒光,眾人發現光學能量竟能激活橡膠纖維的生物共振。
子夜的「工器媽祖祠」內,太上皇對著水晶棱鏡與工禾紋錨鏈的融合模型沉思。陳懋捧來新譯的《黑十字光學密卷》,內頁記載用活祭鮮血校準水晶頻率的儀式:「陛下,此等邪術……」「不是邪術,是野蠻的技術路徑。」太上皇打斷道,「明室用咖啡渣炭淨化鉛毒,他們卻用鮮血——本質是對共振規律的認知差異。」
他在《工器銜尾計劃》新增章節:「光學技術準入三條:一、禁用生物能量校準;二、核心部件必須刻工禾紋錨鏈;三、頻率基準以黃鐘律為宗。」燭光下,太上皇腕間驗鉛鐲與水晶棱鏡同時發亮,兩種能量在工禾紋刻度上達成微妙平衡——這是明室工器第一次與異質技術體係握手。
太上皇在光學領域的突破,顛覆了工器王朝對「邪術」的認知。本年度研發的「光聲共振轉換器」,可將水晶棱鏡的光學能量轉化為黃鐘律聲波,效率提升至近四成。景王在神戶港建立首個「工器光學」協同監測站,富士山地震預警時間再縮一刻。德王用光學共振原理改良「益王式」風箱,使其在沙漠環境中能耗降低22。
黑十字會的水晶技術被重新命名為「光學異術」,納入工器監《異質技術管理條例》。太上皇特彆強調:「工器文明的真正對手,從來不是異質技術,而是技術濫用的蒙昧。」當明室匠人開始用七煉滲碳鋼框架馴服水晶棱鏡,大明工器王朝的技術邊界,第一次向「非聲學共振體係」敞開了一條細縫——縫中透出的,是比黃鐘律更遼闊的宇宙共振法則。
喜歡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請大家收藏:()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