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見那一行‘我們組織最近研發了一項技術,具備龐大的市場潛力’時。
無論是原本沉穩的張予理,還是本就急躁的鄭立行,此刻內心都湧起了驚濤駭浪。
不是提交某項技術,而是‘長城守望’組織研發出來的全新技術。
兩者之間的意思可完全不一樣!
之前‘長城守望’組織提交出的全新技術是什麼?
要麼是在各種領域‘打遍天下無敵手’乃至於打破傳統軍事理念的無人機技術。
要麼,則是智能手機整合係統技術,直接對全世界的手機技術產生了降維打擊。
研發的每一項‘新技術’都是超過千億乃至萬億規模級彆的龐大市場,對於現在的大夏而言,那可能比幾艘‘航母’都要來的重要。
畢竟,目前的大夏缺的就是錢,同時也缺一項好的技術。
沒有錢,你就寸步難行,軍事實力再怎麼強盛也無濟於事,沒有技術,你就養活不了足夠的工人與產業鏈,那更彆談發展。
世界工廠可以讓大夏的人吃飽飯,但是隻是世界工廠絕對不可能讓大夏過上富裕的生活,大夏的目標也不僅僅隻是滿足於單單‘吃飽飯’這一點,而是讓這個五千年的古老國度,回到原本的位置上。
所以,長城守望組織每次發來的高新技術,便是一場機遇,更是對大夏的製造業轉型有著極大的助力。
那這一次又會是什麼?這也是幾人期待的重點,在內心裡不斷思索著。
然而,看著張予理一直愣在原地沒有進行回複。
“老張,趕緊回複啊。”鄭立行開口催促道。
無論是什麼,大夏都絕不能錯過這種絕佳的機會。
若不然,‘長城守望’組織要是找彆的國家或公司進行合作的話,他們哭都沒地方哭去。
聽到這話,張予理點了點頭:“好,我知道。”
手指飛快在鍵盤上輸入著一行行文字,直接點擊了發送!
【大夏願意以最大誠意與貴方進行合作,不知道貴組織研發的技術是什麼?如何進行應用?】
【.】
此時此刻。
LLNL實驗室,陸澤正走在回去宿舍的路上,手裡還提著給露西帶回去的午餐。
這丫頭因為身體不舒服,就連早餐都沒有吃,他現在還不回去投喂的話,她估計能直接餓暈在床上了。
忽然,在他走在這條僻靜且乾淨的道路上時。
【叮!你的郵箱收到一封全新郵件,請查收。】
【.】
“技術如何應用麼??”陸澤瞅著這行字,開始著思索。
“不僅僅要電池技術.智能平台也要跟上才行。”
“智能駕駛可能有些慢,但是車機係統可以搞好一些,還有包括混動技術,也可以跟大夏說下後世的技術路線。”
新能源汽車,可不是簡簡單單的高性能電池加上一個電機、汽車殼子就能夠順利造出來的。
相反,這裡麵的技術門檻可不低,甚至可以說是極高的程度。
例如BYD的看家法寶,就是它那全球第一的混動技術,而極致的性價比背後也是完整供應鏈的呈現,每一點都凝結著數以千計工程師的智慧,以及不計其數的工人付出的汗水。
至於智能駕駛所需要的技術含量,那更是包含了芯片,係統,車載設備等等的整合化技術,全世界也唯有後世的大夏能夠做到高度智能駕駛與車機交付。
若不然得話,大眾、豐田等等全球汽車巨頭也不至於砸入重金都研發不出來。
既有這些企業船大難調頭的單方麵原因,也有這方麵的技術大夏已經遙遙領先的因素,甚至哪怕‘豐田’‘奔馳’直接采用了大夏的供應鏈材料。
所生產出的汽車,放在新能源車裡麵,直接一律被稱呼為‘雜牌’。
想到這裡。
“所以,我直接把技術路線也一並提交過去吧。”
“省的後麵大夏會走錯技術路線,導致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和浪費時間。”
這個‘新能源汽車’關係甚大,由不得陸澤不認真一些。
一個擁有二三十萬億的巨無霸產業,哪怕走錯一步,無論對於大夏還是普通人而言,都是巨大的損失。
幸好他經由係統幾番強化,腦中的記憶力也大幅度增強了,關於後世的‘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被快速提取出來。
眼前,一個詳細的策劃案開始生成,陸澤直接連同物品空間欄的一個技術文件,一起直接拖拽發送了過去。
另外一邊。
夏科院,絕密對外聯絡室內。
還沒等幾人在糾結著‘這次發送的技術是什麼’這個問題多久,一道‘滴滴聲’打破了屋內的寧靜。
張予理用平生最快的速度,都沒看清楚標題上的文字是什麼,便直接點擊了剛剛才出現的這封郵件。
赫然,一個個壓縮包映入眾人的眼簾。
【碳酸鐵鋰‘刀片電池’模塊技術原理與生產方案】
【能量密度:180wh/KG】
【簡略:應用全新結構創新設計,使電池成組時跳過‘模組’,大幅度提升體積利用率,使其容量電芯密度上升,同等體積續航能力大幅度提升。】
【.】
看著眼前這個技術的名字,張予理的臉上有些疑惑了:“一個電池技術??”
怎麼會是電池技術,之前長城守望組織不是已經交付了一個電池技術嗎?
而且他們都已經開展相對應的研究,得到的結果也十分喜人,甚至裝備在公交車上能夠發揮十分好的效果。
這又發來一個電池技術,是技術路線重複了嗎?還是說他們組織發送錯了?
這個念頭剛剛浮起,張予理便果斷否認道:“不對.他們絕對不會犯這種失誤。”
如果是尋常的國家或企業公司,研發錯誤、技術路線重複倒是有可能發生,可麵對於一向是‘神通廣大’的‘長城守望’組織。
他打心底就不相信,這種微乎其微的可能性。
“老劉,你看看這份技術.”鄭立行拉著旁邊的劉致學。
雖然劉致學這家夥是理論物理出名的,但是他依稀記得,這家夥在年輕時也研究過能源動力方麵的研發。
哪怕如今可能生疏了一些,那也總好過他們兩個八竿子都打不著的專業。
聽到這裡。
劉致學扶了扶眼鏡,仔細的瞅著上麵的技術,一個字又一個字的瀏覽著,緊鎖的眉頭也越來越深,臉龐上露出的疑惑也越來越多。
這技術.實在有些不對勁!
並非上麵的理論是錯誤的,更不是關於那‘奇思妙想’的電池整合技術讓他感到奇怪。
而是他怎麼越看越感覺,這‘刀片電池’技術至少領先於當前的‘動力電池’技術,整整兩代以上?
甚至這完全就是一個成熟的產品,而非一個剛剛研發出來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