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兩人來到街上慢慢閒逛,大丫率領警衛排遠遠跟在後麵,保持著適當的距離,既不打擾趙偉學和唐三了解情況,又能隨時保障他們的安全。
趙偉學一邊走著,一邊仔細觀察著鎮上的每一處細節。
看到店鋪生意興隆,百姓們臉上洋溢著笑容,他對於鎮上這麼快就恢複了生機很是滿意。
在唐三的陪同下,他們又前往天水鎮逛了一圈。
天水鎮同樣秩序井然,百姓安居樂業,各項工作都在有條不紊地推進著,給人的感覺和太和鎮一樣,管理得還不錯。
結束在天水鎮的視察後,趙偉學開車帶著眾人來到老鷹岩山腳下,隨後大家棄車上山。
一路上,一名隊員忍不住感歎道:“這坐車就是快啊!
要是平常走路,咱們現在恐怕還沒到太和鎮呢。
可現在呢,不但太和鎮、天水鎮逛了,現在都已經來到基地山腳下了。
要是這也能通車的話……”
他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大丫嗆了回去:“我說你傻呀!
要是這公路一直修到我們基地,日本人早就順著路把我們的基地端了!
咱們這基地之所以安全,很大程度上就是靠著這山路崎嶇,易守難攻。
要是修了路,那不是給敵人送便利嘛!”
那隊員撓撓頭,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哎呀,我這不是沒考慮周全嘛,還是排長你想得周到。”
趙偉學在一旁聽著,笑著說道:“大家想法都沒錯,咱們這山路雖然難走,但卻是天然的屏障。
不過,等趕走了小鬼子,咱們日子安穩了,把路修通,那咱們的生活肯定會更方便。”
眾人聽了,紛紛點頭稱是,繼續朝著山上走去。
一路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討論著趕走日寇後的美好生活,雖然山路陡峭,但士氣卻格外高昂。
回到老鷹岩基地,謝婉婷早已得到消息,在基地門口迎接。
看到趙偉學等人回來,她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你們可算回來了,齊淮縣和那兩個鎮情況怎麼樣?”
趙偉學笑著說道:“一切順利,齊淮縣新政府組建完成,各項工作都在有序開展,太和鎮和天水鎮也都管理得很好,百姓們都很支持我們。”
謝婉婷點了點頭,說道:“那就好,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
不過,咱們也不能放鬆警惕,日軍吃了這麼大的虧,肯定不會善罷甘休,我們要做好應對敵人反撲的準備。”
“沒錯,婉婷說的對。
一旦武漢會戰結束,日本人就會騰出手來對付我們。
不過我估計,日本人要完全騰出手來,最少還要三四個月的時間。
所以我們在這段時間裡,必須加強部隊的訓練,並且要擴大部隊的規模。”
趙偉學目光堅定地看著眾人,有條不紊地說道,“現在我們已經在齊淮縣城、太和鎮、天水鎮都設置了招兵站。
我想新兵招了還是要拉到山上來訓練,所以婉婷,你負責的後勤部,要多準備些被褥,擴建兵營。
對了,現在新的軍服生產了多少?”
謝婉婷聞言,迅速拿出筆記本看了一下,神情認真地回答道:“目前的情況是,每天隻能生產四五十套,到現在總共生產了200多套。”
趙偉學聽了,微微搖搖頭,語氣中帶著一絲急切:“這速度太慢了。
我們得擴大生產規模,每天最少生產100套左右,才能保證部隊的正常運轉。
隨著新兵不斷加入,軍服的需求量會越來越大。
你看看是原材料供應不足,還是人力不夠,又或是設備有問題,儘快想辦法解決。”
謝婉婷鄭重地點點頭,說道:“好的,我這就去安排。
原材料方麵,我會和負責采購的同誌溝通,加大采購量,確保供應穩定;人力上,我打算在附近幾個村子招募一些有縫紉經驗的婦女,進行短期培訓後加入生產;設備要是不夠,就想辦法從城裡購置或者自己改造一些。”
趙偉學滿意地說道:“行,就這麼辦。
後勤工作至關重要,部隊的吃穿用度都得靠你們後勤部保障,辛苦你了。”
“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謝婉婷微笑著回應。
這時,一旁的唐三開口說道:“隊長,訓練新兵這方麵,我覺得可以讓各營連有經驗的老兵負責帶一帶,采用以老帶新的方式,這樣新兵能更快適應部隊生活,掌握戰鬥技能。”
趙偉學眼睛一亮,點頭稱讚道:“這個辦法好,老兵帶新兵,既能讓新兵快速成長,也能增強老兵的責任感。
各營連回去後,挑選一批素質過硬、責任心強的老兵出來,專門負責訓練新兵。
訓練內容不僅要有軍事技能,還要有思想教育,讓新兵們明白我們為什麼而戰。”
眾人紛紛應和,表示會儘快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