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老鷹岩基地內,趙偉學和戰士們始終保持著積極的應對態度。
他們瞅準日軍防禦的間隙,時不時就對其進行偷襲。
每次偷襲行動前,偵察連都會提前摸清楚日軍的部署和換防時間,為行動提供準確情報。
警衛連和狙擊連緊密配合,警衛連負責突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入日軍陣地,展開近身搏鬥;狙擊連則在遠處提供掩護,用精準的槍法壓製日軍的反擊。
這些偷襲行動雖然規模不大,但卻極大地打擊了日軍的士氣,讓他們時刻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不敢有絲毫懈怠。
而在基地內部,趁著這段相對平靜的時間,趙偉學與謝婉婷以及三個營長對部隊進行了全麵調整。
五個特種連在之前的戰鬥中人員損耗嚴重,經過商議,最終決定連級單位的架構保持不變,但將原本的12個連縮編為七個連,整合成兩個營。
第一營營長由柳根擔任,魯令月為副營長;第二營營長是唐三,馬彪擔任副營長。
兩個營按照既定的安排輪流駐防陣地,確保防禦力量的穩固。
為了讓基地裡的每一個人都能吃飽穿暖,趙偉學帶著謝婉婷和村長對後山的田地和養殖場進行了細致且精確的規劃安排。
趙偉學憑借著後世掌握的知識,對稻穀種植進行改良。
儘管無法全然洞悉並駕馭後世雜交稻培育技術的精妙內核,但僅僅是略知一二的皮毛知識,於此刻而言,卻也綽綽有餘。
他指導村民們合理密植,根據不同的土壤條件施肥,還引入了先進的灌溉理念,讓每一株稻穀都能得到充足的養分和水分。
同時,他把後世大規模畜牧養殖的經驗也運用到了養殖場中,不斷摸索改進飼料的配方。
經過一番努力,成效顯著,雞鴨鵝和豬羊的產量大幅提高,而且生長期也大大縮短。
原本需要數月才能出欄的家禽家畜,現在時間明顯減少,極大地緩解了基地的食物供應壓力。
看到這一係列令人驚歎的變化,謝婉婷和村長都對趙偉學淵博的知識感到無比震驚。
村長感慨地說道:“趙隊長,你不但軍事才能出眾,居然連田間作物和畜牧養殖都如此精通,老朽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啊!”
謝婉婷雖然嘴上沒有多說什麼,但心裡早已掀起驚濤駭浪。
她暗自思忖,這個男人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
軍事才能卓越也就罷了,為何對田間地頭這些看似毫不相乾的事情也能如此精通?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村民們得知趙偉學解決了他們最擔心的衣食問題,一個個對他感激不儘。
有些村民甚至認為趙偉學是玉皇大帝派來拯救他們的天神,畢竟凡人怎麼可能做到如此無所不能。
然而,趙偉學卻不這麼認為,他心裡清楚,自己不過是一個“拿來主義者”,隻是把後世的經驗提前運用到了現在而已。
自從解決了衣食這一大難題,整個老鷹岩基地的氛圍逐漸穩定下來。
大家被圍困時慌亂的心也漸漸平靜,反正現在吃喝不愁,安全又有獵豹突擊隊全力保障。
對於不能走出大山這件事,很多人活了大半輩子都沒有走出過村莊和縣城,所以大多數人並不把這當作一回事。
但趙偉學卻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他深知日本人絕不會善罷甘休,遲早會對老鷹岩基地再次動手。
因此,在保障基地生活的同時,他一刻也沒有放鬆對部隊的訓練和對日軍動向的偵察。
他組織戰士們進行各種針對性的訓練,模擬不同場景下與日軍的戰鬥,提高大家的實戰能力。
偵察連更是加大了對周邊地區的偵察力度,密切關注日軍的一舉一動,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的危險信號,他深知,一旦日本人騰出手來,基地必將麵臨巨大的危險,所以必須想出應對之策。
不過在沒有想出更好的辦法前,生活還得繼續。
為了防止大家在長期被圍困的壓抑環境下,出現類似後世醫學上所說的心理疾病——雖然一時想不起來具體名稱,趙偉學決定讓女兵們成立一個歌舞團,豐富大家的精神生活,緩解緊張的氛圍。
當他把這件事告訴謝婉婷和幾個營長後,大家一致表示同意。
可當討論到讓誰來主持歌舞團時,眾人卻一個個退縮了。
馬彪首先撓撓頭,憨厚地笑著說:“隊長,你知道我是個大老粗,這種事兒就不用考慮我了,我壓根兒就不懂這些。”
唐三也跟著擺擺手,無奈地說道:“隊長,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五音不全,要是讓我唱歌,那估計能把小孩嚇哭嘍。”
眾人聽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