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子算是戳中了王老師的命門,順帶手的治好了他的強迫症。
眼下這個年頭,咱們國家有好幾個電影廠。
不管是劉浩還是王老師,都目標明確,想要去京城,想要留在京城。
所以他們投稿的方向就隻有一個,北影廠。
隨著完稿的劇本寄出去,在文化館工作的王老師就陷入到一種患得患失的糾結狀態。
劉浩不一樣,劉浩雖然也在意,但是他還有彆的營生呢,不管劇本這事兒成不成,劉浩都想得很明白,自己得存錢呢。
原本這個劇本就是人家王老師一筆一劃寫下來的,不過真要說重要的程度,那指定是劉浩更加重要,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七八月份的時候,沈陽商業局中午回來了一批大彩電。
劉浩拉著張紅旗和趙鐵柱,硬生生從眾多神仙當中搶下了三張彩電票。
這些票全是劉永浩自己找關係劃拉到手裡的,張紅旗和趙鐵柱純純就是演員,冒充劉浩人傻錢多的表弟堂兄。
作為全國數得著的工業化經濟發達的大城市,沈陽的人民群眾顯然都是見過大世麵的。
彆說彩電了,就是普通的黑白電視機,整個清泉縣也不一定能夠找出來一台兩台的。
可沈陽商業局整回來的這一批彩電,足有將近四百台!
可依然是供不應求,真就是引發了哄搶。
這玩意兒有票也不便宜,放在眼下,絕對是大件中的大件。
那些後世常常被人念叨起來的三轉一響多少條腿兒,和這大彩電比起來,壓根就上不了台麵!
劉浩手裡的那張彩電票自然是轉讓給了彆人,據說是用來償還了,當初張紅旗和趙鐵柱買鋪麵是欠下的人情。
就這,那張彩電票的人情價,也在四百塊。
等到百貨大樓開始賣彩電的這一天,張紅旗和趙鐵柱才明白為什麼四百塊一張彩電票還是人情價。
百貨大樓都沒開始營業,門前就排起了長隊,全都是為了買彩電的。
國人的思維,哪怕明知道一張彩電票針對的是一台彩電,但凡有票,概率不存在沒貨的情況。
畢竟總共回來了400台彩電,商業局隻往外麵發了350張彩電票。
可即便如此,好不容易搞到彩電票的人也要起個大早,在百貨大樓開門之前先把隊排上,不然心裡不安穩。
至於排在前麵的那些人,頭天下午人家都已經開始排著了。
排隊的人喜氣洋洋,旁邊看熱鬨的人也不少。
其中難免混雜一些賊頭,還有一些閒極無聊的混混。
當然這些都不是關鍵,關鍵的是在隊伍兩側挨個詢問收彩電票的黃牛。
“五百塊!五百塊一張票,有賣的嗎?”
“我們出六百,六百塊一張,有多少收多少!”
“那彩電有啥看頭昂,票賣了就能賺半拉彩電的錢,你們擱這排個啥勁嗷,六百五,六百五一張,我就收一張!”
喜歡1977,趕山打獵娶女知青請大家收藏:()1977,趕山打獵娶女知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