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師跑手續的這段日子,劉浩也沒閒著。
這家夥把手頭上該交接的東西都交接了個遍。
其他生意或者路子,張紅旗和趙鐵柱管不著,也沒心思管。
他倆在乎的是已經租出去的那四個鋪麵。
咋說呢,眼下不比今後,放在後世,商鋪房東那是多少人羨慕的身份。
碰見惡劣的,還能衝著人家做買賣的人指手畫腳一番。
可是眼下這個年月不太一樣。
即便是國家已經在政策上允許商鋪購買、出租,但在實際操作中依然會出現各種意想不到的麻煩。
如果隻是簡單的收租,即便張紅旗和趙鐵柱不在沈陽,李秀芝帶著虎妞和苗子也能把這活乾的妥妥當當。
之前這些鋪麵是劉浩在打理,租下鋪麵的人也都是衝著劉浩的名聲。
畢竟是1980年,不光出租的人,花錢租下鋪麵的人心裡也不踏實。
眼下劉浩要去京城了,這麼檔的事兒就得找人出來充當門麵了。
最後劉浩把他三姐給抬了出來,和那些租鋪麵的一塊兒吃了頓飯,相互認識了一下,這才把這檔子事兒已經交代清楚了。
而且劉浩他三姐,和今後常駐在沈陽的李秀芝、虎妞苗子她們打交道也方便。
這時候就能看出來了,不單單是在李秀芝她們眼中,就連劉浩都認為,彆看張紅旗和趙鐵柱又是買院子,又是買彩電的,還把家裡人都接到了沈陽,擺出一副安穩過日子的樣子。
實際上這倆人都不可能一直待在沈陽。
張紅旗和趙紅鐵柱也沒有瞞著自己的想法。
彆說哥倆已經發財的話,張紅旗哪怕沒見識過,也聽說過。
將來信息獲得的容易程度和發達程度,都超乎這年月普通人的想象。
那些金條確實能夠換好多好的錢,整個清泉縣首富的名頭,真就跟玩兒一樣。
可是拋去財不露白的老話不提,就憑那些金條張紅旗和趙鐵柱小哥倆加一塊那身價真就能當清泉縣的首富嗎?
不一定。
好多後世的資本大鱷,人家在眼巴前兒就已經積累了恐怖的財富。
隻不過不顯山不漏水罷了。
等到今後向彆人講述自己的財富故事的時候,提起來這段年代久遠的往事,總能夠引發一陣陣的驚歎。
聽故事的普通人總會感慨,怪不得人家能成大鱷呢,原來在幾十年前就已經風生水起了!
更何況,張紅旗和趙鐵柱手裡的那些金條也不能可著勁兒的兌換吧?
清泉縣和靠山屯才是哥倆的根,哪怕是擁有後世思維的張紅旗都覺得,老家的根不能斷。
況且張紅旗和林彩英一早就做好了規劃。
但凡一切順利,是要帶領著鄉親們一塊過上富裕的好日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