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跑錘是古玩行當裡的說法。
這種法子算是這一行裡,抓貨最快的手段了。
不管是在曉市,還是在其他古玩市場,一般的買家都是看了又看,仔細挑揀。
碰上合眼緣的,再小心翼翼的講價。
甚至還會跟賣家來回鬥心眼,後世但凡出名的撿漏,都會伴隨著類似諜戰劇一樣精彩的心理博弈。
可打跑錘不一樣,按照秦嬸的說法,打跑錘講究多看、快看、多跑、少買、買精、不還價、省時間。
即便是張紅旗不懂這一行,也清楚敢於這麼整的,必須得有個好眼力才行。
更何況,他們要去的是天亮就收攤的曉市。
聽說秦嬸要打跑錘,連一向沉默到容易被忽視的單楹秋都躍躍欲試。
“東家,不過有一條,但凡進了曉市,一切都聽我的,你到時候就是出錢拿貨的跟班的。”
“那是指定的,要不聽你的,我讓秋姐請你回來乾啥啊?”
當下,三個人商量好第二天一早就去曉市,這還不算完,又把趙鐵柱一家子給秦嬸介紹了一下,約好了等林彩英晚上下班了,大家再一塊吃頓飯。
咋說呢,煤市街這處宅院,平時也就張紅旗和趙鐵柱兩家人,外加一個單楹秋會在這。
今後多了一個秦嬸,自然要大家夥相互熟悉一下。
臨出門,張紅旗先給秦嬸預支了二十塊,算是這月剩下十天的工資。
揣著這十塊錢,秦嬸一路快走到家了,還感覺充滿了虛幻感。
這年月,賺錢其實挺難的。
若非如此,大家也不會把一份正式的工作看的那麼重要。
買了點吃的,最後又咬咬牙,秦嬸買了盤豬頭肉,這才拎著回了家。
到了晚上,秦嬸跟著單楹秋一塊,去了老鄭興。
這地方是張紅旗他們自己吃飯請客的首選,有香姨在,得實惠不說,還能坐二樓的包間。
看著眼前嘰嘰喳喳的年輕人,秦嬸多少有點失神。
餐桌上的飯菜,是多年沒嘗到的好飯菜,時間久到,自己已經想不起來,好飯菜究竟是個什麼滋味了。
一幫人相互認識了一下,主要是給林彩英介紹,氣氛倒也不差。
吃完飯要走的時候,秦嬸有心把桌上的剩菜收一下,又擔心剛認識的東家不喜歡。
結果沒等秦嬸做完思想鬥爭呢,就看見張紅旗招呼香姨。
香姨拿過來四個飯盒,還有一大袋子饅頭之類的麵食。
“秦嬸,今天把你給請出來,家裡頭連做飯的人都沒了,估摸著你家小子得挨餓。
我專門讓香姨給我那大兄弟預備的,大小夥子指定喜歡肉多油大的,特意讓灶頭的大師傅給炒了幾個硬菜。
你給我那大兄弟拿回去,算是晚上沒人做飯的補償了。
還有這些饅頭麵點啥的,全是香姨的手藝,可好吃了,也給我兄弟嘗嘗。”
四個肉菜,全是純肉油厚那種,該說不說,真有點白瞎灶頭大師傅的手藝了。
秦嬸有心推辭,可一想起中午拎回家拿盤豬頭肉,憨兒子吃的連盤底的油星子都給舔了舔。
還有婆婆,非說年紀大了,消化不了,連筷子都沒舍得沾一下那盤豬頭肉。
也就在張紅旗毫不見外的態度下,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