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明帝紀第十節_白話三國誌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白話三國誌 > 第41章 明帝紀第十節

第41章 明帝紀第十節(1 / 1)

好在,在遼東戰場上,司馬懿的大軍勢如破竹。丙寅日,司馬懿成功將公孫淵圍困在襄平。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魏軍大破公孫淵的軍隊。公孫淵企圖負隅頑抗,但終究無力回天。司馬懿下令將公孫淵的首級砍下,快馬加鞭送往京都洛陽。至此,海東諸郡全部平定,這場叛亂終於畫上了句號。

冬十一月,曹叡為了嘉獎在討伐公孫淵之戰中立下赫赫戰功的將士,對太尉司馬懿以下的各級將領論功行賞。根據每個人的功勞大小,增加他們的食邑,封給他們不同等級的爵位。整個朝堂都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

回想起當初商議派遣司馬懿討伐公孫淵時,朝堂上曾有過一番激烈的爭論。曹叡打算派遣四萬人馬出征,可許多大臣認為四萬人太多,軍費開支巨大,難以承擔。曹叡卻堅定地說:“此次出征,距離遼東四千裡之遙,雖說用兵講究奇謀,但也要有足夠的兵力作為支撐,不能隻計較軍費開支。”最終,還是決定派遣四萬人馬隨司馬懿出征。司馬懿到達遼東後,遭遇了連綿大雨,導致無法按時攻城。這時,朝堂上又有大臣認為公孫淵恐怕難以迅速攻破,建議曹叡下詔讓司馬懿退兵。曹叡卻堅信:“司馬懿善於在危急時刻隨機應變,擒獲公孫淵隻是早晚的事。”事實證明,曹叡的判斷是正確的,一切都如他所預料的那樣發展。

壬午日,曹叡對朝中重臣進行了新的任命,讓司空衛臻擔任司徒,司隸校尉崔林升任司空,希望他們能在新的職位上繼續為國家效力。

閏月,夜空再次出現異常天象,月亮又一次靠近心宿中央的大星。這種頻繁出現的特殊天象,讓人們心中隱隱不安,仿佛預示著更大的危機即將降臨。

十二月乙醜日,曹叡突然臥病在床,身體狀況越來越差。辛巳日,為了穩定後宮局勢,曹叡冊立了新皇後。同時,為了安撫民心,他下令賞賜天下男子每人二級爵位,給那些鰥寡孤獨的人賜予穀物。在病情日益加重的情況下,曹叡開始考慮身後之事,他任命燕王曹宇為大將軍,讓他與領軍將軍夏侯獻、武衛將軍曹爽、屯騎校尉曹肇、驍騎將軍秦朗等人共同輔政。然而,中書監劉放和中書令孫資長期專權,深受曹叡寵信,但他們與秦朗等人關係不好,擔心曹宇等人輔政後會對自己不利,於是暗中謀劃離間。曹宇常常在曹叡身邊,他們一直找不到機會。甲申日,曹叡病情加重,氣息微弱,曹宇離開大殿,叫曹肇去商議事情。曹肇還沒回來,曹叡的病情稍有好轉,此時大殿中隻有曹爽一人。劉放得知這個消息後,立刻叫來孫資商量對策。孫資有些猶豫地說:“此事不可輕舉妄動。”劉放卻狠下心來:“如果不行動,我們都將大禍臨頭,還有什麼不敢做的!”於是,他們徑直來到曹叡麵前,劉放滿臉淚痕地說:“陛下龍體欠安,如果有個萬一,您打算把天下托付給誰呢?”曹叡回答:“你沒聽說我要用燕王輔政嗎?”劉放趁機說道:“陛下難道忘了先帝的詔敕,藩王不能輔政。況且陛下正在生病,曹肇、秦朗等人卻和侍奉您的才人嬉笑玩樂。燕王擁兵自重,還不讓我們進宮奏事,他們簡直就是當年的豎刁、趙高。如今皇太子年幼,無法統領朝政,外有強敵,內有因勞役而生怨的百姓。陛下不考慮國家的存亡,卻隻顧及舊情。把祖宗的大業交給這幾個平庸之人,您臥病在床這幾天,內外隔絕,國家已經危在旦夕,而您卻還不知道,這怎能不讓我們痛心啊!”曹叡聽了劉放的話,十分憤怒,問道:“那誰可以擔當此任?”劉放、孫資趁機舉薦曹爽代替曹宇,還說:“應該下詔讓司馬懿也參與輔政。”曹叡聽從了他們的建議。劉放和孫資剛出去,曹肇就進來了,他哭著極力勸諫曹叡改變主意,曹叡便讓曹肇去傳達停止任命的敕令。曹肇剛出門,劉放和孫資就急忙趕過去,再次勸說曹叡,曹叡又一次聽從了他們的話。劉放說:“陛下應該親自寫一份手詔。”曹叡虛弱地說:“我病得太重,寫不了。”劉放竟然直接上床,握住曹叡的手,強行代寫了詔書,然後拿著詔書出去,大聲宣布:“有詔,免去燕王曹宇等人的官職,不得在宮中停留!”曹宇、曹肇、夏侯獻、秦朗等人得知消息後,無奈地相互哭泣著回到自己的府邸。

而在這一係列朝堂紛爭的背後,還有一段離奇的往事。當初,在青龍三年公元235年)的時候,壽春有個農民的妻子聲稱自己是天神下凡,還說自己是“登女”,肩負著保衛帝室、驅邪納福的使命。她給人喝水,還用這水給人洗傷口,據說有不少人因此痊愈了。這個消息傳到宮中,曹叡聽說後,便在後宮為她設立館舍,還下詔稱讚她,對她十分優待和寵信。可等到曹叡自己生病時,喝了她的水卻毫無效果,曹叡一怒之下,便下令將這個女子殺了。

景初三年公元239年)的正月,寒風依舊凜冽,大魏的朝堂卻被一片凝重的氣氛所籠罩。太尉司馬懿率領著平定遼東的大軍,凱旋而歸,行至河內。此時的曹叡,已病入膏肓,他強撐著病體,命人快馬加鞭,將司馬懿火速召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司馬懿不敢耽擱,一路疾馳來到宮中。曹叡命人將他引入臥室內,看著司馬懿,曹叡眼中滿是疲憊與期許。他用儘全身力氣,緊緊握住司馬懿的手,言辭懇切地說道:“我如今病情沉重,恐怕時日無多。後事就托付給你了,你一定要和曹爽一起輔佐我的幼子。能在臨終前見到你,把大事托付於你,我也就沒有什麼遺憾了!”司馬懿聽後,心中一陣悲痛,當即伏地叩首,淚水奪眶而出。

《魏略》記載:曹叡聽從劉放的計策,決定召司馬懿進宮。他在病榻上強撐著親自寫下詔書,封好後,環顧四周,呼喚著宮中那個常為他傳遞詔令的使者辟邪,說道:“辟邪,過來!你拿著我這道詔書,速速交給太尉司馬懿。”辟邪領命後,快馬加鞭地出發了。此前,燕王曹宇為曹叡出謀劃策,認為關中事務至關重要,應讓司馬懿從河內直接向西回軍處理。這一建議已經開始施行。司馬懿先是收到了讓他回軍關中的詔書,不久後,又收到了曹叡這道緊急召回的手詔。他心中頓生疑慮,擔心京師發生了變故,於是日夜兼程,火速趕回京城。司馬懿進宮見到曹叡後,曹叡先是慰問了他一番。之後,曹叡把齊王曹芳、秦王曹詢召到跟前,讓司馬懿看。他特意指著齊王曹芳,鄭重地對司馬懿說:“就是他了,你可要好好看清楚,千萬彆弄錯!”說完,還讓齊王曹芳上前抱住司馬懿的脖子。《魏氏春秋》記載:當時太子曹芳年僅八歲,秦王曹詢九歲,都站在曹叡身旁。曹叡拉著司馬懿的手,看著太子曹芳說:“死亡本是難以忍受的事,但我強忍著不死,就是為了等你。你一定要和曹爽一起輔佐他啊。”司馬懿回答道:“陛下難道忘了先帝把您托付給我的情景了嗎?我定不負所托!”)

就在這天,曹叡在嘉福殿駕崩,《魏書》記載:曹叡的靈柩停放在九龍前殿。)年僅三十六歲。臣裴鬆之考證:魏武帝曹操在建安九年八月平定鄴城,文帝曹丕在那時迎娶了甄後,魏明帝曹叡應該是在建安十年出生。算到景初三年正月,滿打滿算也就三十四年。當時更改了曆法,把上一年的十二月算作今年的正月,勉強可以說是三十五年,但絕不可能是三十六歲。)癸醜日,曹叡被安葬在高平陵。

曹叡在位期間,有著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事跡。他容貌英俊,舉止端莊,讓人望而生畏。在東宮做太子時,他便潛心鑽研書籍,不與朝臣結交,也不過問政事。即位之後,他深知大臣們的重要性,對他們禮遇有加,同時仔細考察官員的才能,杜絕了弄虛作假的現象,讓真正有能力的人得到任用,也徹底遏製了浮華不實和詆毀他人的風氣。在行軍打仗、決斷國家大事時,他的雄才大略讓謀臣將相們都佩服不已。他記憶力超群,哪怕是身邊的小臣,他們的官職、性格品行、事跡,以及他們父兄子弟的情況,隻要他聽說或見過一次,就永遠不會忘記。他還能包容彆人的過錯,接納直言進諫。他認真閱讀官吏、百姓、士人上書,一個月能收到幾十上百封。哪怕這些上書文辭粗陋,他也會仔細看完,從不會感到厭煩。

孫盛曾聽老一輩人講,魏明帝天生英姿卓越,頭發很長,站立時長發垂地。他說話有些口吃,不太愛說話,但為人沉著堅毅,善於決斷。起初,各位大臣接受遺命輔佐他,他根據每個人的才能給予相應的重任,國家大政都由他親自裁決。他優待大臣,能夠包容善意的直言,哪怕大臣們當麵激烈進諫,他也不會加以責罰,他作為君主的度量十分宏大。然而,令人惋惜的是,他沒有考慮樹立德政、流傳風範,也沒有鞏固皇室根基,最終導致大權旁落,國家失去了有力的扞衛,實在令人悲哀!

後世之人對曹叡也有著諸多評價:曹叡為人沉著堅毅,有決斷力,做事隨性而為,確實有君主的風範。但當時百姓生活困苦,國家處於分裂動蕩之中,他不先致力於修繕祖先的功績、拓展國家的根基,卻急於效仿秦皇、漢武,大興土木建造宮殿館舍。與那些長遠的治國策略相比,他的這種做法恐怕是一種失策吧!曹叡的一生,有過輝煌,也有過遺憾,他的故事在曆史的長河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供後人不斷評說與思考。

喜歡白話三國誌請大家收藏:()白話三國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長生塔 惡女穿成小白花,男神公寓當管家 受辱三年重生,渣夫求我高抬貴手 凝氣境如履薄冰,金丹期重拳出擊 饑饉:人類相食史 看到彈幕後,惡毒女配她不乾了 巫師不朽 大明柱國:從清廉知縣開始 重生2012,開局5個億 這個明星疑是精神病